近日,“西部科学 共享育人”——四川天府新区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科教资源发布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启动。活动汇聚了院士专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及合作单位代表,标志着天府新区在整合城市资源、赋能科学教育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区学子送上了一份“科学教育大礼包”。
活动现场,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副书记,教育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东介绍,天府新区于今年印发了《四川天府新区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共享理念为引领,通过聚焦“资源共享赋能、课程共享提质、师资共享强基、育人方式变革和评价方式改革”5大类15项重点任务,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推动科学教育体系整体变革。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委员,教育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颀从创新机制、激活资源、多元共建3方面介绍了天府新区协同育人成果。并指出,下一步,天府新区将在“十五五”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思考谋划科学教育,推动“四链”融合,持续打造“天府样本”,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优质的课程资源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支撑。”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超介绍,“科学城·共享科学课”以激活资源、培育素养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小初高的课程体系,开放科学场馆、实验室作为实践场所,并邀请科学家、工程师担任驻校导师。
活动同步发布了天府新区“30分钟科教研学圈”计划,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轴心,推动学生走进科研一线,实现“科学城里学科学”。天府七小、天府八小、实外高级中学分别分享了科学教育实践经验,为实验区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校本路径。
活动宣布成立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顾问团与学术委员会,由院士、专家领衔,并为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成都超算中心等6家单位授牌“共享科教基地”,基地总数达21家,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标志着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
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莉表示,天府新区针对“校内外资源分散”等痛点,构建“政府主导搭台、学校主动作为、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模式,推动校外科教资源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让青少年在真实场景中“触摸科学、探索未知”,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机构
新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
办公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