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四川省教育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二次会议第0623号提案答复的函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19-06-14 17:14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川教办案〔2019〕64号 

四川省教育厅对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二次会议

第0623号提案答复的函

 

黄灿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以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建议》(第0623号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经过长期深入调研,围绕新形势下培养一流拔尖的本科生提出的4点建议,措施具体、政策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对于指导和推动我省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积极吸收、抓好落实。经与厅内有关处室联合调研、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及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有关事宜专项调研。

我厅高度重视第0623号提案办理工作,迅速下发《关于报送“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有关事宜的通知》,针对省内所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专项调研,全面了解各校“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听取各校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建议。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各相关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相关工作,但具体名称及工作进展情况各有差异。四川大学积极发挥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发展、成人成才的指导作用,自2017年开始推行班主任制度,选择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学业规划和人生、专业发展目标,指导学生参与学术社团、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见习实习等活动,目前共为在校的各年级、各班级学生配备班主任1545名。同时,四川大学还对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实行“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国内导师”+“国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誉学院“吴玉章学院”实行指导教师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本科生的学术指导,通过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前沿课、优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拔尖人才培养特区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科创活动、“教授开放日”常态化等措施,充分发挥教授、副教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邀请知名教授担任本科生学术导师,负责科研学术创新创业等指导,提升本科生研究素养与创新水平,通过实施校、院两级拔尖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改革专项等助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已为全校60%的本科生配备学术导师。西南交通大学自1995年试行学分制,就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知识进行辅导,向学生介绍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潜质,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选课、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等。西南财经大学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在探索实施本科生学术导师制方面开展多项工作。一是实行学生全程化的教育引领,帮助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识。二是推行青年专任教师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三是构建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的梯队化科研创新团队,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四是定制化的专业咨询指导。成都理工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部分专业开展为本科生设立专业导师试点,现在该校80%的专业设立了专业导师。通过专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科技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西南石油大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把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2005年制定了《西南石油学院本科学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并从2004级起,在该校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成都中医药大学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率先于长学制(5+3及九年制)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并将其作为长学制培养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长学制人才“导师库”工作管理办法。

(二)积极支持校内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术引领和指导,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我厅也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对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同时还要求参与计划高校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近年来,我省累计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838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4318项,带动省内高校立项校级项目70000余项,直接受益学生近30万人,参与面大、覆盖面广,涌现出了许多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二是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坚持学校基础、学生主体、专家主导、教师指导、社会参与的指导思想,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2011年-2018年,我省组织高校开展各类省级大学生竞赛项目305项; 2015-2018年,组织开展四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109所高校累计参赛师生48万余人,四川高校荣获国赛金奖13项、银奖20项、铜奖67项,参赛规模、获奖等级数量均居全国前茅。四川省教育厅连续四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多次荣获高校先进集体奖。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热情,为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推动了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升了相关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加强了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教学成果和竞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我厅历来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吸纳本科生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参与项目研究,从事相关科研活动。目前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设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苗子工程项目”,资助在川高校在读大学生、在川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毕业5年以内在川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中“重点项目”支持围绕我省“5+1”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技术先进性、可望进入市场转化或具有一定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好以及产品已进入实际应用或产业化的创新创业苗子项目,“培育项目”支持围绕我省“5+1”产业发展方向,处于萌芽期、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培育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举措

总体来看,省内各本科院校均认识到了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也不同程度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此项工作落地落实。我厅也积极通过项目引导学校为部分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校内外科技活动,积极带领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但是由于学校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师资力量及条件保障有差异、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同,部分学校推进此项工作有一定难度,无法覆盖全部本科学生;部分学校尚未建立全面完善的学术导师准入、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很多专业导师都是自愿承担此项工作,在工作量考核、绩效发放等方面未得到有效体现,未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同时,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在落地,科研项目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其他部门不再设立科研项目,目前我厅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已经被迫暂停,无法设立专门针对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另,我厅受限于政策限制及缺乏上位文件依据,仅能在大学生竞赛活动等校内外科技活动中通过设立“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对学术导师队伍进行奖励,无法专门针对本科生学术导师队伍设立专门奖项。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研究、积极吸纳您的建议,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及厅内有关处室,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完善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切实推动我省普通本科院校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领省内各本科院校充分认识为本科生增设学术导师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设立“创新班”、“示范班”等方式逐步推进此项工作。二是通过广泛开展调研督导和经验分享等方式,积极推进已经建立导师制的高校建立健全学术导师准入、考核和激励机制。三是大力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向科技厅等行业主管部门争取设立专门针对本科生的科研项目,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竞赛等校内外科技活动。

 

 

                              四川省教育厅

2019年6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李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