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2020年第17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6-08 14:56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重要工作

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部署2020高校党建重点工作

全省高校留学生工作会议召开

党建工作

西南民族大学多举措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宜宾市翠屏区“四举措”抓实党建工作

就业工作】

四川大学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师资建设】

攀枝花市多措并举激发新时代教师队伍活力

乐山市实施援彝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雅安市雨城区下好“五子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关爱帮扶】

广元市推行“临时家长”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基建后勤

我省有序推进农村中小学空置校舍处置工作

简讯

【重要工作】

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部署2020高校党建重点工作。近日,省委教育工委会同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2020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共确定了8大主要任务、17个细项任务,重点围绕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党务工作者培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党组织建设、师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巡视巡查联动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着力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党建工作处)

全省高校留学生工作会议召开。63日,我省召开全省高校留学生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重要精神,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来华留学生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是新时代来华留学事业乃至整个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遵循,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贡献力和影响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来华留学生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要把握提质增效的总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全面规范留学生培养、管理和服务,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建设好留学生基地,打造来华留学精品项目和工程,切实做好来华留学生工作。

全省高校分管留学生工作的负责同志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作交流发言。(对外合作处)

党建工作

西南民族大学多举措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突出政治建设统领作用。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实施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提升工程。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完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常态化长效机制。2)夯实思想建设基础。建立“巡听”制度,打造“学思讲坛”“微理论”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二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审内巡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落实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强化组织力提升。优化党支部设置,强化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头雁效应”,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推进基层党建“一院一品”工程。扎实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4)突出党管人才核心。加快推进“维舟人才工程”,持续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新一轮处级领导班子换届和处科级干部聘任工作,推动从严管理干部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健全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着力提升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能力,广泛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5)狠抓作风纪律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等制度,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以机关作风建设破题开路,探索建立机关作风监督评价机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组织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指标及考核流程,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探索建立监督监管信息互通机制。(西南民族大学)

宜宾市翠屏区“四举措”抓实党建工作。1)抓机制健全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清单制、督导制,持续推动基层学校党组织完善运行规则,健全支部议事决策制度,全面落实党务公开、支部“三会一课”等各类机制,引导各支部在党内生活中激发灵活性、创新性,丰富活动模式、载体。根据城乡学校党支部不同特点,制定规范化建设标准。2)抓政治生活。持续推进“三会一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作下发《翠屏区教育体育系统党支部工作手册》,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党费、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固定党日、联系服务群众、志愿服务等栏目内容,引导各基层学校党组织规范推进政治生活。搭建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专题讲座辅导学、巡回宣讲系统学、网络平台互动学的“四学”载体,建立“党员自评+书记点评+支部定评+群众参评”的“四评”机制。3)抓方式创新。创新基层党组织“发展联谋、组织联建、特色联创”党建管理模式。开展党建组织标准化、制度体系化、责任具体化、目标效能化、宗旨融入化、方式创新化、成效考量化“七化”提升工程。开展基层学校星级党组织评定,推动党建工作从“软约束”变成“硬指标”。以项目为支撑,以“党员先锋践诺”为抓手,建立“党建+互联网”“党建+脱贫攻坚”“党建+德育”“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基层治理”等9个党建工作项目库,党员干部在“党员先锋践诺”活动中,从项目库内分别认领12个项目,制定详细行动清单,党员干部围绕“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以“线上+线下”模式,力争“教育信息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4)抓督促指导。构建局党委—党建指导员—片区党建联席会—校(园)党组织四级纵向指导模式,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加强督促管理工作,坚持“一体考核”与“逐校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共性考评”与“个性考评”有机结合,将各校党建工作情况纳入片区(集团)学校党建考核、党委年度党建考核,形成常态化、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督促管理格局。(宜宾市教体局)

就业工作】

四川大学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四川大学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64日,学校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70%,湖北籍毕业生就业率达74%1)部署安排抓“早”。128日启动就业工作应急预案,每周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部署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两周之内建成并上线“四川大学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平台”“就业创业学习交流平台”,与智联招聘、医招网等专业机构合作搭建并上线空中双选平台。实行就业工作周报告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做到就业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准。2)拓展渠道抓“实”。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平台,组织毕业生参与系列空中宣讲会450场、双选会203场。邀请重点单位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举办国企央企、校友企业、硕博专场等高质量大型空中双选会14场,参会单位5938家。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等平台为万余家用人单位和200余个地方人社部门发布岗位需求信息超过55万个。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建立重点单位数据库,发动专家、教授、校友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推荐毕业生,新增数据库重点单位1032家。全面梳理学校现有各类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按照公开、自愿、双向选择原则吸纳毕业生就业。推出行政管理助理岗位,解决部分毕业生短期就业问题。加强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的宣传,25个省份已到校开展定向选调,近千人进入签约、考察环节。认真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开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宣讲周。3)就业指导抓“准”。利用“四川大学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平台”,向近5000名未就业毕业生科学匹配、精准推送需求信息1.3万余条。实现毕业生分级分类指导服务全覆盖,采取“学生自荐+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就业;对升学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协助申请创业补贴,指定专业导师“一对一”帮扶指导。组织力量开展线上个体咨询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升学就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累计开展个体咨询指导7000余人次。4)关心帮扶抓“细”。制定湖北籍毕业生“一生一策”帮扶方案,开展“一对一”指导和帮扶。出台就业托底方案,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湖北籍毕业生全部就业。设立湖北毕业生求职创业升学专项经费100万元,按照四川省湖北籍毕业生补贴标准,11配套发放每生1500元求职创业升学补贴,并对重点困难毕业生每人额外补贴1000元。全面摸排、精准把握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毕业生和残疾、少数民族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进展和求职意愿等信息,“一生一策”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川大学)

【师资建设】

攀枝花市多措并举激发新时代教师队伍活力。1)政策保障强推动。出台《攀枝花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明确六个方面改革任务,提出到2035年,全市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引领学校发展的骨干教师,在区域具有示范效应的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攀枝花名师名校长,造就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2)评优选先强激励。大力开展评选表扬活动,营造重才氛围。坚持每年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坚持每两年评选表扬一批攀枝花市模范校长和攀枝花市优秀教师,共20名;每两年评选表扬一批攀枝花市优秀乡村教师和校长,共20名。每三年评选表扬一批攀枝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共150名。2045名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教师获国家荣誉。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大力宣传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3)落实待遇保稳定。建立班主任和特级教师每月500元津贴制度,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20%。建立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全覆盖制度,最偏远乡村教师补贴最高达1200/月,每年为全市3000余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近1000万元。骨干教师列入市委、市政府《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高层次人才激励计划,每年发放2400余名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津贴1000万元以上。4)改革创新促发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县管校聘”改革。以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捆绑发展等为载体形成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累计交流2000余名教师和校长,600余名学校人变系统人。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评聘坚持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的评价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职称评聘进一步向乡村教师倾斜,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30年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在村小(教学点)、艰苦边远乡镇学校任教累计满20年,评聘一级教师职务,可不受岗位指标限制。(攀枝花市教体局)

乐山市实施援彝专项人才培养计划。1)创新培养模式。实施中职教育“同心春蕾班”和普高教育“美姑班”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定制培养+类型选择”的方式,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联动,两类教育共同发力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定点招收美姑县贫困学生200名到乐山一中接受3年制普高教育,破解本土人才高质量培养瓶颈;定向培养400名彝区困难家庭初中毕业生到峨眉山市旅游学校接受3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职教育,解决美姑县学前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2)强化经费保障。采取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参与为辅的方式保障教学设备设施以及学生学费补助等经费。“美姑班”新招班和运行班分别按照每年每班214万元和180万元标准,由市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保障,“同心春蕾班”按每年150200万元标准,由市财政、民盟专项资金、承办单位自筹资金等进行保障。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近800万元。3)灵活教学模式。针对“美姑班”彝族学生汉语基础较差的情况,在美姑县选派1名彝语文教师任教,招聘2名彝族管理员,选调1名优秀彝族教师担任“美姑班”班主任和政治教师,为“美姑班”配强双语教学力量。针对“同心春蕾班”的学生特点和幼儿教学需要,成立“同心春蕾班”助学团,择优选择心理、人文、医疗等领域专家学者针对性制定授课教学计划,每月到校授课,全方位辅助培养幼儿教师,有效提高职业实践操作技能。首届“美姑班”学生在2019年度期末考试中,一本上线人数5人,实现0的突破;本科上线率由10%提高到82.98%。首届”同心春蕾班”普通话二级考试合格率为91%98人取得保育员中级资格证书。(乐山市教育局)

雅安市雨城区下好“五子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1)结对子,建立导师制度。依托退休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四支队伍”,以名师工作室(坊)、名师关爱团为工作载体,建立导师帮扶青年教师制度,制定帮扶工作方案、目标措施和评价考核办法。全区结对子560余对,结对青年教师占35岁以下总数的80%以上。2)引路子,传授技能经验。以示范引领、同课异构、同伴互助为基本形式,聚焦师德修养、教学技能、管理能力等核心素养,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两年,1100余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类优质课、教师技能竞赛等级奖等各类荣誉称号。3)压担子,分配适度任务。坚持“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新秀、十年力成骨干”的培养路径,开展担任一个管理职务、完成一次循环教学、每期至少一次教研活动发言、参与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参加一次教学技能大赛的“六个一活动”,通过安排青年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适量任务,引导青年教师加快成长。4)搭台子,丰富培养途径。以全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青年教师论坛、名师工作室(坊)观摩为载体,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到乡镇学校开展“城乡联谊、送教下乡”等活动,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以五大片区为单位,采取“校本研训”“微培训”等方式,近三年为4600余名青年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自我展现平台5)授牌子,树立先进典型。建立完善“青蓝工程”过程管理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实施“青蓝工程”成效突出的学校关工委、教师表彰奖励,命名26所学校为雨城区“青蓝工程”基点校,表扬230余名教师。(雅安市教育局)

【关爱帮扶】

广元市推行“临时家长”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校期间监护人照料不便、辅导学习较难等问题,选聘教师担任“临时家长”,提供生活照料、作业辅导、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服务,使其健康快乐成长。1)择优比选。联合民政、教育等部门组建工作组,采取自愿参与、村推乡评、公开承诺等方式,筛选社会责任心强的优秀党员教师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临时家长”库,组织教师与儿童、近亲属“监护人”互动自选,“一对一”确定“临时家长”70名,并与属地政府、学校、家庭签定四方在校监护协议,力争年底惠及100%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明确职责。建立“临时家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明确生活照料、作业辅导、心理疏导等4方面的在校监护、教育辅导等职责,每月与监护人当面或电话沟通在校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每学期到校外开展“亲子”活动2次以上。联系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捐赠学习用具、生活物品等,通过布置“暖心小屋”等方式改善学习生活条件。3)民主评议。建立“临时家长”述职考评制度,设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学习成绩提升、监护人满意度等4项指标,每学期末由教育部门联合民政部门、乡镇督导员和村民代表等共同对“临时家长”关爱帮扶情况进行集中评议,对帮扶较好、得分较高的优先纳入职称评定、评先树优范围,对得分较低、满意度不高、责任心不强的进行及时撤换。(广元市教育局)

【基建后勤

我省有序推进农村中小学空置校舍处置工作。因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规划调整、撤点并校等原因,农村学龄人口日趋减少,全省部分农村校点陆续停办,造成校舍空置。截止20205月,全省农村空置学校(含教学点)2540个,较上年减少66个;用地面积462.29万平方米,占全省校舍用地面积的1.84%,较上年减少28.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48万平方米,占全省校舍总建筑面积的0.97%,较上年减少12.37万平方米。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调整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时,注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未来人口变动状况和人民群众现实需要,既保证教育质量,又方便低龄学生入学,避免盲目调整和简单化操作。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小学,暂缓实施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山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对必须保留的中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师资配备,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传送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对已完成布局调整的学校,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寄宿条件,统筹各种资源化解“大班额”“大通铺”。2)综合利用,积极处置。按照“立足实际、教育优先、综合利用、分类解决”的原则,稳妥实施空置校舍处置工作,充分发挥空置校舍效益。一是通过改建,将原有空置校舍改建为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青少年宫、教师周转房等;二是将农村空置校舍并入生源好的学校,作为其校区使用,化解学校“大班额”问题;三是将农村空置校舍移交当地政府,纳入国有资产统一管理,作为乡村文化用房、村委会、村民活动室、农民夜校、乡镇养老院等公益事业使用;四是对尚未改造利用的空置校舍,按程序移交当地国资委等有关部门,避免遭受人为破坏;五是对于建设年代已久,建筑结构简易,并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为D级危房的,明确责任单位尽快拆除,防止安全隐患发生。3)强化监管,严肃纪律。在学校布局调整国有资产的处置中,严抓纪律规范,严禁借调整擅自处置、转移或隐匿财产,严禁强行占有学校资产。对使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害的单位和个人,除必要的经济处罚外,移交有关部门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基建后勤处)

【简讯】

▲针对凉山州控辍保学中存在的学籍管理问题,教育厅基教处和信息中心于529日采用线上远程培训的方式,对凉山州17个县1000余名学籍管理员开展全覆盖业务培训。(基教处、信息中心)

529日,教育厅召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参与第一、二批试点的12所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会。(职教处)

5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1名四川科学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8名四川科学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科技研究生处)

64日,第五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举行,来自116所高校的281名教师参赛。比赛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并增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党建工作处)

▲近日,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关于表扬2019年度全省地方志系统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省教育厅办公室、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被表彰为“省直部门地方志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四川教育年鉴(2018卷)》和《四川教育年鉴(2019卷)》将于今年7月和12月印刷出版。(省教科院)

近日,经教育部同意,我省新设立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同时,由北京市迁入吉利学院。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增至132所。(发展规划处)

近日,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学生资助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提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资助中心)

▲省委政法委、教育厅、公安厅等13家单位,将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项行动。(安全稳定信访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