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2020年第25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7-31 15:50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重要工作

教育厅召开庆祝建军93周年暨干部大会

教育扶贫

宜宾市高县开展教育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

队伍建设

达州市出台12条措施吸纳优秀教育人才

泸州市江阳区多措并举提高教培质量

【职业教育】

成都工贸职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强化科教引领服务地方经济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三教”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

德阳市“校-医共建”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交流合作】

川渝两地应用型高校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简讯

【重要工作】

教育厅召开庆祝建军93周年暨干部大会。731日,教育厅召开庆祝建军93周年暨干部大会,向奋战在全省教育战线的广大军转干部、复退军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军转干部崇尚军人荣誉,弘扬战斗精神、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全体教育战线同志要像军人那样坚定信仰、听党指挥,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永葆斗争激情、弘扬亮剑精神,在教育鼎兴之路上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再攀高峰、再立新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参加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国贵主持会议;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昌宏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党从1921年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沐浴着北伐战争的洗礼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领兵走上井冈山,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开始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取得艰苦卓绝的抗战伟大胜利到全面内战爆发,从百万雄师势如破竹推翻蒋家王朝到新中国成立,从兴起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场景,都有军人冲锋陷阵的身影,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会议指出,军转干部从昔日火热的训练场甚至战场到如今的教育战线,尽管经历了华丽转身,但是初心和使命没有变!冲锋的姿势、战斗的姿态没有变!当前,置身“两个大局”、面对“两个百年”,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就是抓好“两个大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教育梦托举中国梦。

会议指出,全省教育系统军转干部过去有的是军中翘楚、战地人才,有的屡立奇功,有的带兵有方,有的身怀绝技,强军梦想因为你们的奉献而格外精彩。现在大家脱下戎装穿上工装,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可以说是从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到了崇高的职业,要永远保持战斗冲锋的姿态,过去精彩并不意味着未来精彩,一时辉煌并不意味着永远辉煌,要主动转变角色、转变身份、转变心态,既不居功自傲,也不意志衰退,始终心怀教育事业,做到有才能不张狂、有本事不摆谱、有成绩不张扬、有贡献不宣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放下身段、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决不能不懂装懂、乱讲一通、颐指气使。既不评头论足,也不怨天尤人,对待名利要有平常心,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对待事业要有英雄气,激情满怀、奋勇当先。

会议指出,对组织忠贞不渝、对命令坚决执行、对上级绝对服从,是军人的高贵品质,也是可贵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军转干部要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工作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要把牢定盘星,克服脑中一团麻,深学笃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既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要能够抓住本质看现象,思考问题提高一个层次,研究工作深入一个层次,对情况和数据了然于胸,对问题和策略成竹在胸。

会议要求,要锤炼金刚钻,防止上手一团乱。教育工作专业化程度很高,“大概是”“差不多”早已不适应时代要求,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决定决策必须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多维度论证的基础上,不能想当然、拍脑袋。出手就要代表最高水平,干事就要拿出最大力气,做到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话要讲得精彩,直接地气、直抵人心,不能信口开河、信马由缰;文要写得精彩,手不辍笔、倚马可待,有瀑布飞泻之势、新芽破土之力,不要味同嚼蜡、四平八稳;事要干得漂亮,干净利落、稳当妥帖,不要瞻前顾后、拖泥带水。

会议要求,要把好政策度,避免办事一团糟。政策和策略是我们党的生命,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政策制定要奔着问题去,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群众需求,不能隔山打牛、隔靴搔痒。政策执行要解决问题去,对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要清清楚楚,对底线高线红线要明明白白,对纵向事权横向责任要真真切切,在把握边界中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政策督导要发现问题去,及时调整、动态完善,不合事实、不合时宜、不合情理的要坚决纠正。政策宣传要回应问题去,合理引导预期,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不超越发展阶段,不吊高民众胃口,更不要被舆论绑架。

5名军转干部代表在会上作表态发言。教育厅党组成员,全体机关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军转干部代表参加会议。(办公室、报刊社)

教育扶贫

宜宾市高县开展教育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1)狠抓控辍保学。印发《高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工作要求、组织原则、措施方法,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组织各镇中学对2020年春期全县适龄儿童进行再次摸底,逐一排查,对入学“钉子户”“困难户”开展宣讲政策,再次动员入学。本学期,各初中控辍保学责任学校已追踪核准每个孩子现在的入学情况(含就读学校、年级等信息)。全县适龄儿童78070人,其中贫困户子女适龄儿童6919人已全面入学,无一人失学辍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100%2)落实学生资助。要求在落实扶贫政策时务必精准,确保应该享受政策的学生一个不少,应该享受的政策一项不少,应该享受的政策标准一分不少。对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的政策兑现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做好查漏补缺。2020年春期共为2715名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减免保教费,为9957名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为2039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学费,为520名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为749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提供特别资助,为520名中职学生发放临时价格补贴。3)推进项目建设。实行项目周报制度,建立高县教体局重要项目交流群,要求每周在群内报送在建项目进度,同时对项目建设流程、规范、质量进行过程监管,对建设进度进行协同调控。定期召开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会议,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往年进度滞后的5个学校建设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和结算。2020年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1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造与能力提升项目2个、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项目2个,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并有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宜宾市教体局)

队伍建设

达州市出台12条措施吸纳优秀教育人才。1)明确奖补标准。对纳入优秀教育人才范围的,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800元、500元的5年岗位激励。对全职引进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聘用合同的,分别给予25万元、20万元、6万元安家补助,分5年发放到位。2)搭建成长平台。实施教育“三名”计划,设立市级名校()长工作室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名师工作室15个,工作室成员经3年周期培养合格后授予相应称号。每个工作室按照每年10万元标准给予经费保障,对入选的四川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天府万人计划”项目,按省级项目经费的50%给予配套补助。3)加强服务管理。建立教育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将符合条件的优秀教育人才纳入“达州英才卡”服务范围,享受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1526项精细化服务。组织教育、人社等部门每年开展人才综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及时兑现激励政策;对考核不合格的,停发、减发或者追回相关补贴资金,并取消其资格。(达州市教育局)

泸州市江阳区多措并举提高教培质量。1)打造教培基地。投入100余万元,改造区教育培训中心学术厅和功能教室设备,满足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需求,包装升级打造为川渝滇黔结合部教育培训基地。2)创建教培品牌。结合国培项目、县培训项目、创建“全域品质教育”实践和“五育融合示范区”,借助华东师大基教所、省教科院等学术研究机构智力资源,以“院地合作”形式打造领航教师培养、家校共育、星级校(园)长等教培品牌8个,创建特色教育学校22所。3)完善教培机制。向省教科院、乐山师院、继教网等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和高校借智,构建“高校+机构”教培机制,形成“本土专家+外聘专家”组成的区域高水平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截至目前,已申报国培项目3个,开展专项培训3场,线上全员培训1次,培训教师5000余人次。(泸州市教体局)  

【职业教育】

成都工贸职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共建“订单”班,培养企业紧缺人才。与企业共建订单班16个,量身订制1000余名企业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莫仕全球模具中心70%的技术人员来自莫仕订单班。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共建的订单培养基地每年按需求有计划地为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储备急需人才。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承接真实的生产任务,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完成校企共建“车间化”实训场14个,积极深入与博世汽车、西门子、智翔等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中国三星共建“三星技术专家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学生185名。在学院和三星公司共同支持下,目前共有5名学生独立创业开店,67名学生成为三星合伙人。3)引厂进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与专业对接紧密的企业引入校内,通过校企双方在设备、师资及科研力量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共同培育人才。目前,已引进传视公司,共同打造了工业智能制造样板车间;引进凌升公司,按照“军标”,参与军工产品生产,让学生同步掌握先进制造企业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强化科教引领服务地方经济。1)共建眉山智库。对接省社科院,共建眉山分院,依托人才互派交流机制,培育“眉山智库”年轻研究人才队伍,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课题项目研究。近年来,立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59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3项,《关于打造岷江东坡文化主题公园的几点建议》获得市委肯定性批示。2)打造服务平台。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立足学校教育部骨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牵头组建眉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建成5个产教联盟/共同体,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等5个省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着力服务眉山产业事业发展。3)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农业类优势专业资源和科技力量,积极开展政行企校合作,通过产学研训结合,主研或参研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与企业共同培育杂交水稻、果树新品种9个,攻关技术10余项。成功打造“盘鳌蜜柚”“秀芳葡萄”“丹棱不知火”等特色品牌,开展针对性培训2万余人次。4)拓展开放格局。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开拓合作办学项目,先后与荷兰NordwinCollege、尼泊尔农林大学、斯洛伐克驻上海总领事馆、凯尔西-佩里戈尔德酒店管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与德恩、信利等10余家本土优质企业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培训中心,协同人才培养。(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三教”改革。1)坚持内外互动,完善“双师”制度。启动院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采取内外双修、自主与合作、“走出去”与“请进来”同步发展方式,开展校外专家集中讲座培训、线上自主学习、研讨班论坛沙龙、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微课制作比赛、公开课观摩课比赛等不同形式活动。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聘请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2)坚持三管齐下,加强教材管理。严把教学标准关口,明确校本教材立项标准,推进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每3年修订1次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基于职业教育教材标准,遴选认定一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加强文字教材、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的建设和出版发行工作。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进展,及时将新工艺、新规范充实进教材内容,实现书证融通。3)坚持混合教学,助推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依托“超星一平三端”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全面的课程网络教学功能优化课程改革。以建设“金课”为抓手,实施优质课程、示范课(双创示范课、课程思政示范课),新建11门优质(示范)课程和3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改革考试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德阳市“校-医共建”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1)抓根本,夯实育人基础。健全工作体系,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小组,成立“校-医”联盟,开通儿童青少年学生心身健康服务绿色通道,资质医院为定点服务学校指派专属“心身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开设“校园回访门诊”,每月开展1次送医入校,目前已有10家医院与30所学校达成结对意向。针对初三、高三学生编制针对性评估问卷,深入细致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状态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危机隐患预警和干预。建立由教育专家、心身医疗专家、心理治疗师、社会社工团队等51人组成的在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以片区包干形式,负责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筛查识别、紧急干预处置、团体干预指导、危机事件追踪维护等。各学校1200余名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组建850多个心理支持小组,由德育副校长分管,德育处或政教处具体实施,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抓课程,突出育人实效。开齐开足上好《生命生态安全》及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初三、高三年级专门安排考试心理辅导专题,开展优秀主题班队会设计征集评比活动,评选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68个。面向学生、教师(班主任)、学校教育管理者推出数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直播课,已开展的两期专题讲座《德阳市“校-医共建”心理关爱行动专题讲座家长篇》《几招化解青春期叛逆》线上实时观看人数近200万。充分挖掘疫情期间正面教育素材,突出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文艺创作大赛、“致敬·先锋”2020春季学期学雷锋志愿服务、“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动,征集“同心抗疫,爱国力行”作品700余个、原创作品30余个,邀请战“疫”英雄、先进人物当主讲,全市1802个班级团支部开展“共同战疫”开学第一堂团课,引导学生科学应对疫情,保持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健康向上、理性平和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抓宣传,凝聚育人合力。组织线上家长会、心育家长空中课堂,编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儿童青少年心理调适-家长须知篇》,定期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家长与学校沟通,引导家长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家长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家教方法,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加强对疫情影响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关注,开设“战”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全市中小学生师生及家长电话热线、QQ在线心理支持服务,24小时为在校青少年学生及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今年35月,“战”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每天8点至20点在线免费为师生和市民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共开展服务1500余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倡导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增进师生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服务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德阳中学《感悟生命之重》、德阳市庐山路小学《描绘生命色彩》等20余篇主题推文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发表。(德阳市教育局)

交流合作】

川渝两地应用型高校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成立。联盟由成都工业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牵头、40所成渝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和16家企业联合发起,将在今后持续吸纳更多应用型高校、优质企业和社会团体加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1)“聚情、聚智、聚力”,助力成渝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推动联盟成员发挥优势特色、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共建促进共享,着力提升办学水平与企业竞争力,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出积极贡献。2)“同心、同向、同行”,深化成渝应用型高校合作。着眼消除阻碍校际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机制,围绕制度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六大方面展开合作,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推动学生校际交流与培养,推动学分互认;推动联盟成员间人才共引共享、互聘互用;开展应用型课程和应用型教材建设,搭建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打造跨区域高层次科研平台,加强成员间科技研发合作和成果转化。3)“融入、融合、融通”,推动成渝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共同参与科研平台搭建、共同参与师资队伍建设、共同指导学生就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贯通融合,打造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全新生态体系,共同推动成渝地区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高教处、成都工业学院)

【简讯】

724日,省考试院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5家单位的抗疫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全省各级招考机构将为251位援鄂及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高考服务,其中,省教育考试院直接服务省级医疗机构抗疫医务人员子女。(省考试院)

724日,省教育考试院走进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办事处蓓蕾社区开展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双报到”活动,组织6名志愿填报咨询专家、5名青年理论小组成员组成咨询服务队,深入社区为40余名考生及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省考试院)

724日,省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办、干部处党支部,省政府办公厅研究一处党支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干部人才处党支部,以及工商银行春熙支行党委共同开展“党建引领携手并进”主题党日活动。(干部人才处)

728日,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李志刚在厅机关听取雷波县委、县教科局有关同志汇报厅直属机关党组织与雷波县中小学党组织结对帮扶相关工作,并对有关需求事项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机关党办)

729日,机关党委组织厅直属机关50名党员干部前往四川科技馆,集中观看由省直机关工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成效展。(机关党办)

731日,省教育考试院与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考试招生协同发展签约仪式在渝举行,两省市教育考试机构负责人分别通报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考试招生协同发展工作情况,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和任务举措,共同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考试招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省考试院)

▲截止20207月底,省电教馆承担的“国培计划”-四川省直播课堂教学骨干者培训项目,已完成“四川云教”12所主播学校、100余所接收学校的2531名骨干者培训任务。(电教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