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2021年第2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01-19 15:39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重要工作

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监察组专题会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职业教育

自贡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巴中市“三举措”抓好中职招生工作

【思政教育

华蓥市“3×3”模式落实思政教育培养目标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互联网+阵地文化”思政教育格局

创新创业】

西南交通大学构建三大体系全过程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宜宾学院“三三三”机制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西南财经大学推进复合型经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综合改革

成都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简讯

【重要工作】

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监察组专题会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12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监察组召开专题会议会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工委、厅党组通报了2020年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李鸿才通报了2020年监督执纪情况,分析了总体形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和要求。分管委厅领导就分管工作、自身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进行发言。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会议和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通报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研判形势,分析问题,谋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认为,2020年以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省教育系统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持续向上向好态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引领全省教育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平安校园保卫战,及时为最美逆行者排忧解难,在大疫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彰显责任担当;在脱贫攻坚战中,始终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坚决夺取交账之年、收官之战全面胜利,全力督战参战、输血造血、扶贫扶智,贫困县(市、区)教育脱贫工作全部通过省检,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实现“应读尽读”;在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会议指出,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取得了新成效,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仍然存在履职主角意识不强、压力传导机制不完善、党建工作体制不顺等问题,一些突出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

会议强调,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顽瘴痼疾,把全面从严治党“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是不断强化政治责任,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制度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二是紧紧扭住“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三是紧咬不放作风建设,结合教育系统实际,不断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歪风邪气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严肃查处。四是一体推进“三不”,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推进“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党建工作处)

【职业教育】

自贡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1)在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做到合理优化。推进合并或合作办学,持续优化校点布局。近3年,停止11所弱小中职学校招生或办学,新增自贡特校和富顺特校中职班。目前有具备招生资格中职学校10所,全日制在校学生2.67万人;高职院校1所,在校学生1.03万人,新建成高职1所,初步实现校点布局目标。调整压缩和改造传统专业,推动专业错位发展。引导全市中职学校设置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与地方“盐、龙、灯、食”特色旅游文化、康养家政等相关专业。近3年,新增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民间传统工艺(彩灯设计制作方向)、家政服务、中西餐烹饪(盐帮菜)等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14个,停办老旧专业23,全市中职的专业布点数从70多个减少到50余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优质课程体系。注重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1+X证书试点师资团队,注重开发以企业产品为载体的“活页式”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线上教学资源,以学习情境项目为版块,实行双主体教学。2)在校企合作上做文章,做到多元共赢。推动校企联合开展学历教育,市内职业院校与240余家企业联办专业点65个,开展彩灯制作、焊接技术、盐帮美食、杂技表演、康复技术、服装(扎染)等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人才的合作培养,合作办学在校学生1.8万余人;5所学校开展中德合作项目试点,推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践。大力支持校企联合开展生产实践,川卫康院与义肢生产企业共建研发生产基地,自贡职校与兆强公司共同投资在学校建设精加工车间,荣县职高、富顺职校与企业共建“校中厂”。市教育体育局与大西洋集团共建“高端焊接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厂中校”助推产教融合,利用公司位于板仓工业园200亩的生产基地进行改造建设,计划创建全国一流焊接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3)在招生环境上求突破,做到公平有序。全面规范招生宣传,将招生宣传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宣讲结合,覆盖全部初中学校,做到印制资料、选拔人员、宣讲内容、宣讲形式、组织实施“五个统一”。组织3个组分赴133个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宣讲和中职招生活动。大力整治招生市场,坚持“五个严禁”,开展阳光招生,杜绝虚假宣传,打击有偿招生;会同公安、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联合行动,严肃查处违规招生等行为,遏制中职招生市场混乱局面,净化招生市场。2020年市内中职学校招生11600余人,市内职普招生比约为4753,均创历史新高。大力推进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工作,支持8所优质中职学校与16所高职院校开展26个专业点贯通培养,积极宣传五年高职招生,全市初中毕业生被五年贯通培养录取2186人。(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

巴中市“三举措”抓好中职招生工作。1)一个目标锁到底。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专题研究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明确把中职招生纳入市委、市政府2020年重点工作。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会议,把中职招生纳入2020年对区县政府目标考核。发《巴中市2020年中职招生工作方案》,按41%下达中职招生占比目标任务,各区县按照初中包送、中职包接、精准到人方式,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校、细化到班、责任到人。2)双向考核定到人。实行关键节点一天一通报、攻坚节点一周一通报、巩固节点一旬一通报,每月对送生学校和招生学校进行考核,年终对区县政府中职招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出台《巴中市高中阶段招生十严禁》,对无视招生计划、控录线,虚假宣传、违规承诺揽生源,买卖生源等明令禁止,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组全程跟踪监督,对招送生过程中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规范中职招生行为,遏制中职招生乱象。3)多元宣传讲到村。统一制作中职教育专题宣传片,撰写《致初三学生和家长一封信》,在市、区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放,组织各中职学校制作微电影、微视频,编制群众喜闻乐见的《中职招生顺口溜》,利用微信公众号推介中职教育。举行主题为发展职业教育、成就精彩人生的职业教育活动月,期间举办学生技能大赛,集中展示职业教育才艺和专业作品成果,营造发展职业教育良好氛围。各区县充分发挥教育、融媒体中心、市场监管、扶贫移民等部门以及村居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解说员重要作用,宣传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在铁路进出站、高速公路进出口、国省县道投放宣传标语1500余幅。在区(县)、乡(镇)、村(社)三级做到逢会必讲高中阶段招生政策和就读中职优惠政策,发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常态化进村入户宣讲。中职学校实施招生宣传入校入班入家计划,建立生源学校教职工、招生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交流群,及时解答学生、家长疑惑;组织家长、学生到中职学校参观体验。通过多元宣传,让学生、家长及社会进一步增进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2020年,全市中职学校共招生12895人,比2019年增长63.2%,超省定目标任务7.18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新高。(巴中市教育和体育局)

【思政教育】

华蓥市“3×3”模式落实思政教育培养目标。1紧扣“三主题”,增强思政教育时代性。紧扣爱国主义主题,以市情国情充实思政课内容,加强学科渗透,打造校园文化,以“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涌现出华蓥二中“弘毅教育”、双河小学“生命教育”、高兴小学“海军—悦纳教育”等6个优秀实践案例。紧扣公民意识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活动,激励“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展现“争做小平故里好少年”学习风尚,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践行社会公德之责。紧扣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主题,从礼仪、纪律、卫生等身边小事做起,在全市范围开展“涵养好习惯、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教育学生3万余人次,开展主题宣讲200余场,收集作品500余件。2)创新“三载体”,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开辟红色教育载体,开展“红岩之光,照我成长”铸魂励志主题教育,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打造红军小学“德若红梅,才比红星”“怒放教育”典型。开辟思政宣讲载体,建立每月一次主题宣讲制度,由学校领导干部、思政教师、班主任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专题课等形式,在全市学校开展“爱粮节粮”光盘行动,教育师生员工及社会民众5万余人次。开辟习惯养成载体,每学期推出重点培养的好习惯清单,规范升挂国旗、课堂礼仪、学生守则教育,涵养日常礼仪,提升文明素养。3)凝聚“三合力”,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凝聚课内课外合力,建设乡村少年宫13个,开发丰富的兴趣社团课程,让学生“看单点菜”,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凝聚网上网下合力,关注学生课余网络喜好,清理非法APP,持续推送爱国主义主题、革命英雄主义主题等正能量信息。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全覆盖聘请兼职法治副校长、卫生副校长,兼职思政课教师;联合部门、社区、企业等共建共育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邀请“五老”、医护人员作创业精神、抗疫宣讲200余场次,用身边的真实事迹教育沁润学生。(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互联网+阵地文化”思政教育格局。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在校园网开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专栏。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号、校园LED大屏幕等,不定期发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国戏曲学院等回信精神,不定期发布学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的精品课程内容,转载中国网、人民网、教育部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文章。将网站、新媒体等平台上的理论文章进行整理,自制政治理论学习小册子3000余份,校园网开辟专栏发布200余份学习资料、100余篇学习心得。2)推进网络文化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天府文化、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融入教学过程中,及时在网络上更新和发布思想政治网络教学安排和成果。利用线上线下直播等方式,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爱成都·迎大运”运动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工匠”“书香校园”以及建党100周年微视频和电影作品欣赏等活动,学生线上参与率达1万余人次。做好典型培育,面向教师选树“优秀辅导员”,在学生中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推广,提升辅导员荣誉感;通过网络宣传获奖学生、报道荣誉背后的故事,强化榜样力量。3)完善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的暂行规定》《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学术活动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监管,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现代化手段运用,通过对标先进、学习借鉴等方式,创新文化宣传方式,确保形成线上线下宣传合力;加强网络舆论监控,建立每月舆情分析和通报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各网络平台主动与师生进行对话”“互动共享基本形成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环境。(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

西南交通大学构建三大体系全过程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1)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构建现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紧密结合,以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推进创新创业成果产业化为导向,促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按照创新创业的总体流程和漏斗式收敛的客观规律,建立基于创新意识(Perception)、创意思维(Idea)、创造能力(Make)、创业实践(Commercialization)”四维度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PIMC),全面界定创新创业教育从意识到最终行动各环节主体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主要条件。改革教育培养方案,围绕课程、实践等教学环节全面建立从创新到创业的转化激励通道,提升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新机制。开办创业工程双学位,开设创新创业“菁蓉班”,将创新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2)精准对接需求,系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创新型创业人才素质模型的创新创业方法链,打造TRIZ、工业工程设计等工具化课程和哲学艺术等发散思维型课程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学生分级分类打造“AFI(about/for/in)三层次创新创业课程群,提供多样化课程清单,精准满足学生差异化创新创业需求。设置必修+选修课程模式,开设交通+、智能+、城市+等跨学科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开展跨专业的综合研究与实践。3)坚持市场导向,全面构建“校内校外双向互通”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发布《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通学校创新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壁垒。积极打造商业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业思维,激发学生创业动力。着力引导创业项目对接市场,建设环交大菁蓉创业谷,为学生、教师、校友和社会人士搭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面推动政府政策链、高校专业技术链和企业市场资金、资源耦合联动。大力培育创客文化,打造全国领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成立“交大创客空间”,连续7年承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赛事活动;举办“‘人文化成·交通未来’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服务来自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创客人数约1000余人,产生项目数量100多项。(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完善培养机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成立以校领导任组长的创新创业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创新创业工作协调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创新创业必修学分,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辅修教育等多层次、分类别的课程体系。出台《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办法》,制定完善学分转换、专升本激励、休学创业、资金与空间等支持政策。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为广大师生讲授思政课30堂,不断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2)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构建“启蒙-实训-实战-孵化”链条,使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形成完整闭环,持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广泛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等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市级及以上奖励23项。2020年,作为唯一的专科院校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作交流发言。3)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创新创业空间。积极牵头和推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牵头组建中国医学职教整合联盟;牵头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和“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药食同源专委会”并成为理事长单位;与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政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凤凰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绵阳市高技能人才训练基地、创业人才训练基地和绵阳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出的中药体质艾条生产公司代表绵阳高校毕业生在省第二届创业博览会上参展,通过线上直播吸引107万网友观展。(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

西南财经大学推进复合型经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积极布局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设置金融科技、金融数学、法学会计等一批跨学科专业,深化多学科交叉培养。在优势专业深度融合的交叉方向设置“金融+X”“会计大数据”等8个实验班,深化跨学科融合培养改革。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举办“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项目,探索校际合作开展“新文科+新工科”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2)系统设计多科交融的课程体系。坚持全周期通识教育,促进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互融共通,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坚持文理结合、文工渗透,建设“财经+科技”交叉融合课程,多科融合优化知识结构。建设《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与加密数字货币》等知识集成、能力融通的整合课程48门,培养多学科跨学科思维能力。3)全面构建跨学科科研育人机制。坚持跨界、交叉、融合理念,构建“跨学科平台+跨领域课题+跨专业团队”三位一体科研训练机制。依托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等跨学科学术平台,建立本硕博学生参与跨界科研实践机制。实施跨领域课题研究计划、组建跨专业学生科研团队,学生获918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大力拓展产教融合育人路径。坚持开放办学,狠抓产教深度融合,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建“西财建行大学”,培养引领业界的实践创新人才;与云从科技深度合作,创建“西南财大—云从科技”研究生定制化培养项目;引导合作单位以资本、技术、师资、平台等投入急缺人才培养,大力推动行业菁英建课程、上讲台、当导师、带学生。开展复合型经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22项,首轮评选入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西南财经大学)

宜宾学院“三三三”机制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1)“三大教育”立德,奠基新时代人民教师培养之魂。在教育学部积极开展信仰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三大教育”活动,深化师范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为教育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广泛开展党章小组学习活动,师范生全员参与学习,通过常态化学习党的纲领,不断提高师范生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引导师范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活动开展以来,在校师范生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从80%上升到95%。开展“寻找最感动我的老师”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假期看望最感动自己的老师,并在小组、班级和学部内分享老师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6年来,参与活动的学生达2000余人,分享了600位老师的优秀案例,并编辑形成《找寻最感动我的老师》故事集。开展师范生从教宣誓活动,自2016年活动开展以来,共有769位师范毕业生参加宣誓活动,增强了师范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教育学部师范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比例从45%逐年上升至76%2)“三练活动”强基,锤炼新时代人民教师培养之本。坚持开展练意志、练身体、练技能“三练活动”,帮助学生在磨炼中坚强意志、在锻炼中增强体质、在专业训练中提升技能。以“早间晨训”锻炼身体,采用建团队、设队名、立队旗、唱队歌的形式,按10人编组,每天坚持集中开展体育锻炼活动。6年来,师范生的体测合格率从75%提升至99%。以“早读晚练”训练技能,组织师范生利用早读晚练时间,练习师范专业必备基础技能。自技能训练开展以来,每年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二级以上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三笔字书写能力、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比赛输送的项目共获得全国奖项16个,省级奖项60个。以“多维评价”磨炼意志,从学生的出勤情况、练习效果、个别案例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意志力成长情况,学生三练活动出勤率达到100%;报考研究生人数上升至50%;涌现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美逆行者”冯婕,扑灭凉山大火志愿者夏德旺等优秀毕业生3)“三进要求”提质,拓宽新时代人民教师培养之路。提出进图书馆、进学术讲堂、进实践基地“三进要求”,拓宽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定期开展读书月活动,开展书评大赛、读书分享、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师范生知识储备,提升文化素养。自活动开展以来,教育学部师范生每月到馆率达85%。积极建设教育学专家资源库,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每年精心举办20余场高质量学术讲座,助力培养有学识、有见识、有本领的新时代人民教师。要求师范生自进校起开展教育见习每周不少于4课时、开展毕业见习每周不少于8课时、开展毕业实习不少于一学期;定期开展教育研习活动,巩固见习实习成果,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为从教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宜宾学院)

【综合改革】

成都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1)从管理到治理,加快构建新型政校关系。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推动构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实施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公办、民办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100%、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坚持政府主导,建立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两年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制定全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滚动实施中小学“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近两年全市新投用中小学373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0.2万个。坚持多元参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区域教育联盟发展模式,组建名校教育集团,与30多所在蓉的高校深度共建环高校优质基础教育生态圈,不断缩小城乡、校际等差距;联合卫健部门建立健康副校长管理机制,筑牢疫情背景下学校办学健康防线。2)从限权到赋权,依法落实办学自主权。通过探索简政赋权保障学校用人自主权、组织架构权、经费使用权等,重塑学校内部治理组织结构,实现学校事情学校办。实行人员自聘,动态核定试点学校教职工规模控制数,由学校自主确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自主确定招聘教职工数量、标准和程序,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选任中层干部。实行管理自主,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一体化管理,坚持公民办学校同权,推动学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将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等充分赋权学校;实行末端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等育人作用;严格规范“进校园”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打通教育生态治理“最后一公里”。实行经费包干,把公办同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人头经费总额作为基数,按生均测算后一次性打包划拨学校,由学校自主统筹使用;坚持按劳分配、按岗取酬、绩优酬高、薪随岗变的分配原则,教师绩效向更高层次人才的倾斜。3)从经验到实证,积极创新教育评价制度。将教育评价作为学校办学的“指挥棒”,在率先实施教育均衡化、国际化、现代化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推动教育评价从经验向实证转变。着力创新评价体系,制定“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和指标框架,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提取33个核心要素,每个维度赋予20%的权重,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着力改进评价方式,每年对学生课业负担、体质健康等21项可监测指标进行监测评价,抽取30000个学生样本、1500个校长教师样本进行多维监测评价,并参考法定数据、相关公告报告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剩余指标进行评价,确保每个指标可量化、可比较。着力强化结果运用,严格执行通报表扬和约谈问责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源配置、经费安排、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和参考,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激励、改进功能。(成都市教育局)

【简讯】

16-8日,全省民族地区寄宿制规模办学现场调研交流会在凉山州召开(民族教育处)

17日,教育厅召开省校合作工作专题座谈会,推进与签约高校的教育交流合作。(对外合作处)

17-8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9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存在问题开展“回头看”。(督导审计处)

18日,督导审计处、基础教育处召集成都市教育局和青白江区、双流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专题研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两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检查反馈的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督促两区及时落实整改。(督导审计处、基础教育处供稿)

111-12日,教育厅党建工作处和技装中心组织带领雷波县3所学校校长教师,到成都市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学习。(党建工作处、技装中心)

110日至15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督查组对自贡市、攀枝花市、资阳市、阿坝州2020年教育重点工作开展实地综合督查。(督导审计处)

112日,凉山州“一对一”精准帮扶提升工程第三次工作推进会在西昌召开。(省教科院)

115日,教育厅下达2021年高职单招计划28.9万余名。(高校学生工作处)

118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大学召开,全面总结2020年工作,谋划部署2021年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公布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名单。省教育监测评估中心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成都市金堂县教育局等11个样本县获“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省教科院)

▲近日,四川省教育系统森林草原防灭火集中宣传教育暨信息化教学活动启动仪式在木里藏族自治县举行;省教育厅启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包县联系督导工作。(安稳信访处、基教处、电教馆)

▲近日,教育厅、水利厅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组成评审组,对2020年申报的节水型高校进行评估验收,并公布乐山师范学院等9所“2020年四川省节水型高校”名单。(后产中心)

▲近日,川渝共同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双选活动。活动从115日起至331日止。(高校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

▲近日,成都东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我省第一所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督导审计处)

▲近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西南交通大学正式启用,预期运行速度大于600km/h(西南交通大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