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95期)我省以“三个融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12-15 15:46 来源:办公室 分享:

我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专业、融入教育教学、融入地域特色,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一、融入学科专业,培育优秀人才

完善学科体系,全省新增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博士点2个、硕士点8个。紧扣文化产业链、创新链,从文化教育、文化产品生产管理传播、文化产业开发等关键环节,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近三年,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本科专业26个、高职专业32个。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业布点548个,在校生15万人左右。四川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将“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区域历史与边疆学”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群;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与传承”、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基层社会治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药”等学科群,已作为首批省级一流学科立项重点建设,努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水平。

二、融入教育教学,增强教育实效

在现有国家课程基础上,鼓励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可爱的四川》等,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加强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各校通过校报学刊、主题网站、电子屏幕、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介,通过经典学习、童谣传唱、文艺展演、感恩教育等方式,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传统美德。以各类仪式、典礼、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文化铸魂改革筑梦”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小传人”志愿服务活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川蜀名士烁古今”微电影创作活动等。结合全国推普周活动,组织开展四川省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大赛系列活动;省教育厅与省委宣传部联合评选出10所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组织申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切实发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和育人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职教活动周为平台,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央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昆剧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等在西南财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举行演出17场;组织四川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交响乐团等6个院团,到大中小学演出27场,积极探索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融入地域特色,推动传承创新

深入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加强历史名人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推出《大禹史料汇集》《天文学家落下闳》《杨雄文化丛书》《诸葛亮与三国文化》《杜甫草堂诗艺文研究》《苏轼传》等研究成果。推进巴蜀特色专业人才建设,积极鼓励支持设置民族、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的院校开设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本科应用型示范专业、高职重点专业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实践教学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中,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项目予以支持。支持高校在相关专业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培养方向,支持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加强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弘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