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13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04-28 14:59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目   录

【重要工作】

●罗强赴德阳调研职业教育工作

●2021年全省教育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党史学习教育】

●南充市创新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宜宾学院组建学生党史教育宣讲队讲好党史故事

【职业教育】

●德阳市职业教育“三个融入”深化产教融合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劳动教育】

●西华大学以社会实践育人为抓手强化劳动教育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优化”培育特色劳动教育

【全民阅读】

●眉山市“三进”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广元市多举措做好青少年阅读工作

【简讯】

【重要工作】

●罗强在德阳调研职业教育工作。4月21日,副省长罗强在德阳调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罗强先后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技术工程实验室、焊接自动化生产性实训中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结构技术中心、电梯实训中心,认真听取学校办学情况汇报,深入了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罗强指出,职业教育是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罗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主动对接和服务地方发展需求。要深入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走内涵式高质量高水平办学之路,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更好地服务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报刊社)

●2021年全省教育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4月22—23日,全省教育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2020年全省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工作在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在高校法治实践、高校“放管服”改革等工作中取得不错成绩。

会议强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聚焦“一总四分”五个问题,即党建与业务耦合度不强这个总问题,政策研究与事业需求结合度不高、综合改革与发展需求融合度不深、法治建设与治理需求配合度不强、政务服务与人民需求契合度不够4个具体问题,大力推进政策研究、法治建设、综合改革和政务服务。

会议对2021年全省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作出部署,重点做好4个方面16件事。政策研究方面,精心组织开展年度全省教育政务调研,建立“月沟通”“季交流”制度,牵头做好立法调研工作,开展高校“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调研。法治建设方面,组织编制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1+8”工作,组织开展第六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加强教育法治平台建设。综合改革方面,切实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大力推动“成渝协同”重大改革试验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鼎兴”省级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务服务方面,做好“一网通办”百日攻坚及巩固提升工作,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高校信息公开,做好教育部立项的教育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项目,开展全省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大练兵”培训。(法规综改处)

【党史学习教育】

●南充市创新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1)丰富教育载体,开辟党史学习“第二课堂”。用好将帅故里、朱德纪念馆、罗瑞卿故居、张思德纪念馆等南充“红色”资源,开发《童蒙趣学》等党史学习教育校本教材2类,分批组织师生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中共党员参观主题展览。利用智慧校园电子班牌、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平台,积极构建“嵌入式”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滚动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和专题视频100余件。今年“七一”前后,将分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基层优秀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人物“三类代表”深入师生讲专题党课。(2)拓展教育方式,增设党史学习“教育专场”。围绕“礼赞百年•共襄复兴”“红色伟业•青春梦想”等主题,坚持专题报告讲党史,组织开展老党员、老同志、全国“两优一先”代表等先进典型“现场追忆”,辅以唱红歌、观看红色教育影视、感悟交流等活动专场。打造蓬安二中、桑梓小学等红色教育基地32个,深入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六个一”活动、思政课“三个一”建设、党史教育“四个讲故事”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行红色长征、悟苦难辉煌”红色研学活动,引导百万师生追寻红色记忆、讲好党的故事。(3)坚持立德树人,打造党史学习“特色活动”。精心策划南充市“百师百课”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以“百名优秀思政课教师上好百堂精品思政课”为抓手,拟制作党史教育精品课200余件,通过“以点带面”,努力构建“教师经常讲、学生轮流讲、校长集会讲、党政干部每年讲、五老干部进校讲”的“五讲”党史教育常态化机制。以“集中开展一次调研、一次整治、一次义工”等形式,开展“我为大家办实事”实践活动;借助“5.4”、“7.1”、“10.1”、“12.9”、毕业季等节点,策划开展“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红歌颂唱,“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演讲,“静心读党史、青春献给党”征文比赛,“高三成人礼”,“彩笔描绘童心向党”绘画比赛等特色活动20余类,推动学习教育深入校园、深入师生、深入人心。(南充市教体局)

●宜宾学院组建学生党史教育宣讲队讲好党史故事。建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宣讲队,面向全校师生和中小学学生、企业等开展党史宣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15场。(1)鲜活宣讲内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要求,设置22个重要党史宣讲专题。以党史学习为重点,结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展宣讲,让宣讲内容“广起来”;以地方文化为元素,挖掘宜宾李硕勋、赵一曼等革命先烈英勇事迹进行宣讲,让地方党史“活起来”;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多方收集影视资料、珍贵影像、历史图片等,制作精美视频或课件,让党史资料“动起来”。(2)创新宣讲形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宣讲与分散宣讲结合的方式进行宣讲。围绕“红色伟业•青春梦想”开展主题团课宣讲,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党史学习;建立“流动红色课堂”,根据不同学生群体需求提供宣讲服务;通过互联网建立“互动空间”,以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等形式对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开展在线宣讲;开展“寻访红色地标”活动,以“地名+党史”方式开展线上或实地宣讲。(3)拓展宣讲范围。除针对校内大学生开展宣讲外,走出校门开展党史宣讲。与中小学开展结对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党史宣讲;与学校“三下乡”服务队一起走进敬老院、社区,开展“坝坝宣讲”;运用学校已有的大中小幼德育平台,将宣讲视频和网络宣讲时间向相关学校进行推送,增加大学生宣讲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4)注重宣讲效果。明确指导老师对宣讲工作进行指导,对宣讲学生进行培训;组织宣讲学生学习党史专家宣讲视频,听取来校专家现场讲授,增进宣讲能力;组织宣讲队通过集中研讨、集体备课和内部演练的方式,不断提升宣讲质量;通过现场互动、问卷调查、线上答题等形式,形成有效的宣讲效果反馈机制。(宜宾学院)

【职业教育】

●德阳市职业教育“三个融入”深化产教融合。(1)融入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在德阳建立的涵盖400余家职业院校、行业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等6大职教集团(联盟)和川渝建设职业教育联盟的作用,每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4万多名,服务产业发展。主动适应德阳智能化、高端化产业发展,支持新兴产业和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酿酒工艺与技术等专业,重点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目前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重点的骨干专业占比达到40%以上。主动对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共建华为ICT学院,推进58同城大学“未来产业学院”总部建设。(2)融入技术创新。建立“政产学研”联动机制,推动职业院校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服务能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气、中航工业等企业合作,共建精密制造单元,达到国际先进制造前沿水平,承担了中国二重、中航工业若干国家高精尖装备制造任务。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建筑结构先进检测中心,承担了若干国内外大型桥梁如港珠澳大桥、刚果(布)铁路桥建设检测任务。(3)融入生产过程。探索形成“三引”“三进”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模式,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8所中高职学校在1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60余个,其中生产性实训基地63个,与220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德阳市教育局)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1)优化资源布局。抢抓“科技城建设”“优质中专升格高职”的政策机遇,扩大高职院校规模。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推进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领办绵阳财经学校,指导三台职业技术学校建成招生,支持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扩建为中高职一体培养的全国首家以飞行为特色的职业学校。(2)推进内涵建设。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承接上,全市共有12所中职学校承接“三全育人”典型学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优质专业建设等94项工作任务。全市19所中职学校与省内21所高职院校联合开设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班,每年招收学生4000余人。推进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改革,支持县(市、区)开设职普融通实验班。持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指导中职学校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和“示范(特色)专业”为抓手,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名校、名师、名专业“三名”建设,不断优化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全市中职学校“双示范”项目获批总数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获得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近1.5亿元。(3)深化产教融合。探索“订单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江油职中、北川职中等院校与长虹、九洲、京东、惠科等30余家名优企业建立稳定的“以培代训”“以练代教”合作关系,开设企业冠名班20余个,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学生升学录取率达95%以上,每年为省内外输送技能人才3万余人。(4)加强政策宣传。拍摄制作《绵阳职业教育形象宣传片》,开展绵阳职业教育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定期举办职教活动周系列宣传活动,全方位加强职业教育利好政策线上线下传播。搭建统一招录平台,打破区域招生限制,鼓励县(市、区)资源共享、抱团发展。2020年,全市填报中职志愿学生数较上年增长49.1%,中职学校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4000余人。(绵阳市教体局)

【劳动教育】

●西华大学以社会实践育人为抓手强化劳动教育。(1)整合资源拓展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充分挖掘政府、企业、社区、校内各方面实践育人资源,建设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岗位挂职锻炼、学术科技创新、志愿公益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实施“研究生挂职锻炼计划”,先后选派150余名研究生赴成都市郫都区党政机关挂职锻炼,8名研究生挂职校团委副书记。实施“校内部门岗位实践计划”,招募700余名学生进入学校机关开展岗位实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实施“学术素养提升计划”,重点打造“西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科技文体艺术节学科竞赛两个品牌活动,每年立项支持220余个项目,为2万人次学生提供学术科技实践机会。实施“第二课堂工作室计划”,打造106个工作室,采用“专任教师+学生团队”模式,引导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法律服务、文创设计等实践活动指导。(2)完善机制建强队伍,发挥实践育人实效。出台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社会实践纳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明确实践育人的工作任务和单位职责分工,构建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运行机制。设置不少于32个劳动实践教育学时,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岗位实习、西部计划、职业体验、创新创业等实践内容,形成制度化的管理办法。制定学科竞赛获奖项目奖励办法,对优秀组织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团队进行表彰奖励。选聘84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任老师、辅导员和党政干部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为考核合格的指导教师发放工作量补贴,引导学生社团回归育人主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设置五项专项奖励,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实践育人能级。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勇担时代责任。组织学生深入凉山州、甘孜州等地开展科技下乡、教育扶贫、网络助销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组织50余名青年师生深入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普通话学习培训、专项调查、政策宣传等活动。与成都市郫都区3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对共建,组织3000余名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在社会调查、农业生产、扶弱济困中出力流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疫情常态化防控志愿服务,保障完成全校3.5万师生核酸检测和6万余人次的学生返校、新生入学、毕业离校、研究生招生考试等重要工作。(西华大学)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优化”培育特色劳动教育。(1)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灵活设立学年劳动周。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相关课程内容不少于16学时。以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课程为依托,开展不少于8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择业观。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职业发展需求和教学计划安排,分层分类,有序组织学生在每学年的劳动周里集中开展劳动实践,并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2)优化劳动教育实践功能,将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整合校内资源,拓展校外渠道,结合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劳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满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为抓手,客观记录、审核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动情况,实现劳动教育管理、科学评价的信息化。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及实践累计第二课堂学时,在每个学期末按照学校的学时学分对应关系,统一认定第二课堂学分。(3)优化劳动教育考核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典型选树活动。实行“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学分+劳动积分”的动态评价方式对劳动教育全过程进行考核。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活动、“劳动之星”评选等为抓手,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典型,开展校内广泛宣传,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之一。每年表彰“服务之星”不少于8人,“劳动之星”不少于10人。邀请成都工匠、天府工匠等到校进行宣讲,每年不少于10人次,营造浓厚的劳动育人氛围。(4)优化劳动教育专业特色,积极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围绕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劳动实践”课程模式。以校内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到高新企业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安排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参加同时与“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赛事深度融合,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以校院(系)两级团学组织为主体,开设“菜单式”志愿劳动项目,加强学生公益性劳动意识,参与社区治理,抓好“西部计划”,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培养学生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全民阅读】

●眉山市“三进”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1)进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节会活动及教育官微,发出“读书日”倡议,号召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组织五老人员、机关干部等成立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队20支,进校开设“公益课堂”,开展好书推荐、美文分享等志愿服务活动。组建教师阅读沙龙、学生读书社,开展东坡诗词、弟子规等“一校一品”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让学生在鉴赏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书籍的魅力。加强校园图书室、读书角、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宣传栏、教室选登优秀书籍推荐名单、优秀文章节选和名人名言,制作“读一本好书”主题黑板报,让阅读融入校园每个角落,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看书阅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打造书香校园。(2)进家庭。依托家长学校、家委会,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共阅读、“书香飘万家悦读伴成长”等系列主题活动,倡导“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自主阅读半小时”两个半小时的家庭阅读理念,鼓励每个家庭每月进一次图书馆、读一份报纸、买一本杂志、研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家庭读书交流活动,并分幼儿园、小学等4个类别,开展亲子共制阅读小报、撰写读后感、举办家庭诗歌朗诵等特色活动,家校联手打造书香家庭。(3)进社区。依托市(县区)8个图书馆及50个社区书屋、15个乡村少年宫,组织70余所中小学联合所在辖区街道(镇)及社区(村),实施“校居联手、共创书香社区”工程,分区(县)举办启动仪式,学生代表和居委会代表分别发出阅读倡议,组织开展以“悦读•共享”为主题的“读书日进社区”系列活动,吸引师生、居民等2万人次参加,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全民尚读氛围,掀起全民读书热。(眉山市教体局)

●广元市多举措做好青少年阅读工作。(1)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组织全市745所大中小学校42万余师生全覆盖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演”“阳光阅读”“春日阅读”“玫瑰书香”家庭阅读等系列品牌读书活动,开展诗词大会、读书征文、经典演绎、经典好书推荐、阅读小明星评选等活动,通过读写结合、读演结合、讲评结合,不断丰富阅读形式,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好读书氛围。(2)加强图书管理,引导学生读好书。做好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工作,持续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确保全市师生有书读、读好书。目前,全市大中小学建有图书馆(室)800余间、图书角7000余个,审查图书657万余册,清理下架非法图书、不适宜图书、无保存价值图书3.25万余册,录入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图书501万余册、价值约1.2亿元,评选出中华文化优秀课程校本教材65部。(3)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善读书。精准摸排全市50岁以下、普通话水平不达标且三年内未参加过普通话培训的教师1120余名,计划分三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在全市200余所中小学探索、推广群文阅读研究成果,编印《广元市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选集》,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借鉴。开设阅读课和阅读写作兴趣班,教会学生阅读时“圈点勾画”“提疑质问”“书写感悟”,加强学生阅读指导,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广元市教育局)

【简讯】

▲3月20日-4月23日,教育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卫健委分六组,对成都、内江、阿坝等12个市(州)44所学校及校园周边,开展了2021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基建后勤处、后产中心)

▲4月7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等6部门联合公布2020年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名单,成都市武侯区人工智能英语教学与考试应用案例入选。(教育信息化处)

▲4月11日-17日,全省招生考试系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江苏淮安举办。(省考试院)

▲4月14—15日,“国培计划—四川云教直播课堂骨干教师培训”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举行。(电教馆)

▲4月15日-16日,四川省2021年专项计划暨在川招生宣传工作会在西昌市召开,54所在川开展专项计划招生的重点高校与83所我省中学及省内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招考机构参加会议。(省考试院)

▲4月15日—16日,教育厅科技研究生处党支部会同科技厅基础处、绵阳市涪城区,联合组织全省24所高校,开展“四学”党史学习教育暨“我为群众办实事”高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调研活动。(科技研究生处)

▲4月19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一行到重庆召开“共建成渝科技创新中心”专题座谈会,教育厅及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大学6所高校参会。(科技研究生处)

▲4月20日-2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四川大学召开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教育信息化处)

▲4月2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一行调研四川省双流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教育信息化处)

▲4月24日,“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中小学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人事教师处)

▲4月23日,省教育厅召开2021年“9+3”高职单招拟录取方案集中审议会。今年,全省共有5003人报考“9+3”高职单招,实际参考4394人,拟录取4005人,较2020年增加581人。(职业教育处)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我省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团队入选。(人事教师处)

▲近日,因疫情推迟的四川省2020年“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及实验管理员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成都举行。(技装中心)

▲近日,教育厅、文旅厅、省林草局、团省委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行红色长征、悟苦难辉煌”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技装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