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26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08-24 14:16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目 


重要工作

全省202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

疫情防控

泸州市分时段分批次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疫苗接种

自贡市富顺县“五措并举”抓实抓细暑期疫情防控工作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南充市顺庆区“一排二查三改”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

资阳市开展四项行动”推进校外培训治理

就业工作

绵阳市全力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

眉山市创新举措助推民族地区“9+3”学生就业成才

关爱帮扶

攀枝花市盐边县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内江市出实招加大暑期留守儿童关爱力度

简讯



重要工作

全省202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8月18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召开全省202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和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省教育系统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全省学校点多且面广,秋季开学人员大范围流动、师生集中聚集,防控风险点多、任务艰巨。要以最高站位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切实防止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要持之以恒抓好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序防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会议强调,要以最实措施准备秋季学期开学,要充分借鉴去年以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听取卫生领域专家研判建议,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按照近期下发的《四川省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要严格执行开学标准,落实三个不能返校的总体原则,即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省内低风险地区师生非必要不离川,中小学师生员工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高校师生员工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省外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持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高校师生到校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师生、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所在地降为低风险或红黄码绿码后再按要求返校。要切实摸清人员底数、物资底数、疫苗接种底数。

会议要求,要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人员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开学前开展一轮全员培训,全面提升防控应急保障能力。要细致排查安全隐患,全链条全覆盖排查风险堵塞漏洞。要结合雨季汛期特点、学校教学环境实际和师生学习生活需要,做好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好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会议要求,要优化校园管理模式,全方位全流程做好师生服务保障。校门管理要严而有度,要加强对校园大型聚集性活动的风险研判和审批管理。要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要加强后勤从业人员健康安全管理,要严把采购、加工环节安全关。有附属医院或校医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校,要切实加强院感防控,严防因管理不善导致疫情发生。要统筹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全要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切实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重点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疫情防控等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体卫艺处)

【疫情防控】

泸州市分时段分批次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疫苗接种。1)线下线上强化宣传。广泛开展村(社区)公开栏、群众坝坝会、村村响、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招募2000余名返泸大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会同村(社区)干部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发放防疫资料,面对面宣传引导、答疑解惑,提升家长学生接种意愿。依托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校讯通、村(社区)微信群等媒体平台,推送《致家长的一封信》《新冠病毒疫苗未成年人接种倡议书和告知书》、未成年人接种疫苗宣传视频等,邀请专家在线开展未成年人新冠疫苗预防接种科普讲座,宣传疫苗接种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及时消除学生和家长疑虑。2)科学设置接种点位。依托学校科学设置未成年人接种专场、专班、专线,统筹调配医护资源,及时抽调学校教师、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充实人员力量。合理设置等候区、预检区、接种区、留观区未成年人专区,足额配备空调、风扇、遮阳伞等防暑降温设施,与疫苗企业精准衔接疫苗配送,有序推动接种点扩容。建立接种点5个1机制,即1名县级领导干部统筹安排,公安、社区、接种、医疗4支队伍密切配合,每个接种点落实1人负责健康询问、登记和知情告知,1人负责接种,1人负责留观和异常反应处置。3)分类提升接种效率。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上门走访等形式,摸清家长、学生接种意愿,掌握留守学生、外出学生等特殊情况。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留守学生,开展疫苗接种VIP服务,学生电话预约接种,点对点专车接送,同时组织流动接种队进村入户开展巡回接种。对镇街、城区等学校学生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分学校、分班级、分时段组织学生错峰接种,在接种点位开辟未成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全程安排教师志愿者做好心理辅导,确保学生随到随接种、全流程管理,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接种效率。(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自贡市富顺县“五措并举”抓实抓细暑期疫情防控工作。1)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各中小学校进一步完善防控工作预案,落实落细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监测网络、预警系统、报告制度、应急控制措施和日常预防措施。2)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融媒体、公众号、朋友圈、家长QQ、微信群等宣传载体,广泛对师生、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切实增强师生、家长的疫情防控意识。3)建立健全健康监测机制。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与健康监测档案,确保师生按期返校、顺利开学。各中小学校通过电话、班级群、家长群等多种方法、途径精准摸排师生动向,对假期到过疫情风险地区的师生或和相关人员密切接触的,做好排查。4)做好师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本着“方便家长,服务学生”的原则,协同县卫健局、县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设置文体中心、富顺二中、自贡衡川实验学校疫苗接种专场以及各乡镇接种点11个。截止8月10日晚,全县12-17年龄段学生已接种第一剂48236人,接种率为91.16%。全县教职工已完成接种10168人,接种率为99.36%。5)统筹培训机构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属地防控工作体系,形成联动机制。成立疫情防控督查小组,对校外培训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进行督查。(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南充市顺庆区“一排二查三改”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1)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摸排。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督查工作推进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通知》,明确整治内容。下发《致全区家长的一封信》,积极宣讲《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率达100%。开展调查摸底,针对学生及在职教师参与培训情况,排查68所中小学校,逐步摸清校外培训机构数量、教师情况、安防情况、校舍情况、财务及内部管理制度,目前,全区有证有照培训机构共175家。2)细化整治内容,全面清查。按照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界限,启动学科类培训机构备案审查工作,组建学科类备案审查专家47名,对使用教材、教案、习题册、教师任职资格等严格进行审查。制定《顺庆区教科体局机关干部驻点工作实施办法》,落实包片领导,明确84名机关干部定点联系2所以上校外培训机构制度。制定“五必查”清单,细化办学资格、党建工作、招生工作、学生安全、暑期培训5大项19个小项内容,制定“集中整治专项督查清单”,细化信息公开、收费管理、合同使用、竞赛考试等10大项38个小项内容,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排查。3)建立问题台账,全面整改。根据年审和督查情况,公布175所“白名单”机构和23所“黑名单”机构,黑、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对存在办学条件、收费、教学、宣传等问题的,发出整改通知书232份。建立“回头看”台账,对无办学资质、违法违规办学的“黑名单”机构进行暗访督查,已责令关停23所。(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

资阳市开展四项行动”推进校外培训治理。1)开展政策宣讲行动。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党组召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上有关会议精神,并对标文件要求,研究本地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和思路。同时,各地通过张贴海报、设置宣传专栏、印发宣传册、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等方式宣传解读《意见》精神及要求,使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开展广告清查行动。按照“谁制作投放,谁清理”的原则,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题会议,安排各校外培训机构自查自纠违规广告。要求各培训机构不得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广告专栏、商店摊点招牌、汽车和非机动车车身广告、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检查,查处各种夸大宣传、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3)开展隐患排查行动。结合地质灾害、汛期安排、全省房屋安全排害,对校外培训机构房屋质量进行专项排查,对存在问题的房屋录入全省房屋安全排查平台。各县(区)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大排查,对消防、校舍、安全设施、卫生防疫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到位。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对培训机构运营、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做好风险隐患问题研判,市、县(区)制定专项维稳方案,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4)开展培训经费监管行动。督促各县(区)全面梳理统计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中的本地培训机构录入情况,对没有录入平台监管、没有设立银行监管账户、没有存入最低余额、没有购买学生保险等机构进行问责,责令限期落实。对拒不落实整改的,吊销办学许可证。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培训机构使用《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专项检查,对不使用格式合同,收费超过三个月,利用合同免除自身责任,加大消费者责任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就业工作

绵阳市全力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1)为毕业生“送政策”。先后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营造良好安居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来绵创新创业的通知》等文件。市委教育工委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领导和指导,并要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作为单位中心工作抓好抓实。2)为毕业生“送指导”。指导高校开展创业就业政策宣讲,组织市人社系统就业创业政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专家服务、企业专项招聘“五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到西科大、绵阳师院等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指导,指导各高校设立创新创业机构(学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绵高校都聘请了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配备了百余名就业创业课程专任教师。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在绵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定期邀请企业高管、成才校友、就业指导专家等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暨励志成才”系列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为毕业生“送保障”。通过市人社局网站、绵阳公共招聘网、市人才中心网站进行发布,编制毕业就业信息专刊并印制成册免费发放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到基层、企业生产一线就业。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在绵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1000余家,采用“签订协议、定向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就业”一签三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模式,先后建立“吉利班”、“京东方班”等订单班,达到了“入学即就业”的效应。(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眉山市创新举措助推民族地区“9+3”学生就业成才。1)健全保障体系。成立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协调小组,建立9+3工作定点联系制度,选派4副局长分别定点联系49+3学校,区县选派35名教体行政干部及骨干教师对口参与9+3学生教育管理。在免除9+3学生学费等费用基础上,年划拨经费60万元,专项用于提供生活补助、服装补助等,促进9+3免费教育计划顺利实施。2创新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融合引领,将2400余9+3在校学生与内地学生混班混住、共培共育,全面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制,通过分层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6项延伸个性化教育服务。3创新就业帮扶。关注学生成长、家长期盼、企业需求,双向收集9+3学生就业意向企业招聘方向,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开展校内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讲座25场次实施就业服务管十年工程,与6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顶岗实习及就业跟踪网络,通过班主任、招生就业办藏区彝区驻校干部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学生实习就业中遇到的困难问题120余个,根据学生意愿和实际,帮助调整不适应工作岗位学生300余人次,收集成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20个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广大9+3学生更好就业创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眉山市教育和局)

关爱帮扶

攀枝花市盐边县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建强工作机制,激发关爱活力。建立贫困就学资助制度,将留守和困境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教育民生工程。2021年春季学期2600余名建档立卡学生享受三免两补,资助资金110余万元。56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肉食补助,共计78万元。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由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专门管理,根据学生异动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内容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安排帮扶教师,对需重点教育的留守和困境儿童,建立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师共同联系帮扶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制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医生、专家到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成功举办讲座32场。2优化阵地建设,搭建关爱平台。建立家长学校23所,建成“留守儿童之家”23个,所有学校建立了“爱心书屋”。成立乡村学校少年宫22个,坚持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关心关爱活动。建立特教资源室16个,学校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安排专人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联合县关工委、团县委、县检察院、县总工会、县公安局、县文化馆等单位开展“情系青少年·关爱进校园”公益活动,举办专题讲座3场,5000余名师生受益。通过走访慰问,为留守学生购置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携手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开展资助活动5场,累计资助留守儿童、受困学生300人次,资助资金近20万元。3)完善服务措施,提升关爱水平。落实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生活上优先照顾”原则,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及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让留守儿童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人文的关怀和成长的快乐。开展送教上门,温暖到家活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领导小组,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机制和台账,将送教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制定“送教上门”个性化教育方案3套。(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

内江市出实招加大暑期留守儿童关爱力度1)完善关爱机制。完善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动态建档立卡,深度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建设留守儿童监管队伍,组织学校干部教师、党员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开展生活照料、学习指导等服务。搭建留守儿童部门联动机制,教育系统会同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不定期研究学生安全事故防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等问题,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对留守儿童定向帮扶。2)丰富关爱活动。建成363个“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外活动提供场所支持。优化活动开展,通过开展“手拉手”“代理家长”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有爱心的青年党团员、教师、职工等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建立联系,传递温馨关爱。突出心理教育,时刻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态,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开展“一家亲”“邻家孩子”“家长宝典”等融情实践活动,组织成立家庭教育巡回讲师团、家校应急处理协作中心,助力留守儿童阳光成长。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试点,依托学校图书室、运动场、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场所。整合各类资源,与妇联、社区等共建托管服务点20个,托管站4个,开展以“看护”为主,以兴趣爱好培养辅的服务。3)优化关爱环境。建立健全辖区民警和法律工作者联系学校制度,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打击侵害学生违法行为,保障留守儿童成长安全。加强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利用电话、QQ、微信、“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加强对临时监护人教育培训,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围。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就业优惠政策,鼓励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更好监护留守儿童成长。

【简讯】

8月19日,“建行杯”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级决赛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高教处)

▲近日,科技厅同意建设9个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其中高校参与4个,牵头建设3个。(科技研究生处

▲近日,科技厅同意新建首批8个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其中高校参与3个,牵头建设2个。(科技研究生处

▲近日,2021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报工作已结束,各高校共申报国家控制布点专业306个、尚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139个。其中我省13所高校拟新增审批类专业17个。(高教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