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33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2-09-29 10:56 来源:办公室 分享:

目   录

【疫情防控】

●西南石油大学“暖行动”让疫情防控有温度

●四川旅游学院扎实抓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

【抗震救灾】

●甘孜职业学院积极推进灾后秩序恢复

●荥经县“三化”确保校园防震减灾工作实效

【职业教育】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办学模式打造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高校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队伍建设】

●凉山州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专业队伍

【教育信息化】

●我省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调研和评估工作

【简讯】

【疫情防控】

●西南石油大学“暖行动”让疫情防控有温度。(1)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在教工区、游泳池、学生公寓等地设立多个核酸采集点,方便师生就近采集;对行动不便等需要上门采集人员实行分时段上门采集,9月1日以来共采集核酸8万余份。(2)做好后勤服务保障。紧急调配桶装水2000余桶,牛奶1000余件,口罩2万个,补充采购米、面、油、肉类、蔬菜、蛋类等物资13余吨,每日提供餐食打包1.5万份;加大校园公共区域消毒力度、频次,做好垃圾清运,保障校园环境整洁卫生;学生公寓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解决学生生活难题。(3)做好师生心理疏导。强化心理防疫,面向全体师生发布《“心”攻略·新学期师生心理防疫与适应指南》,开通线上心理咨询和24小时紧急求助电话,完成师生及家长咨询25人次;心理教师对口学院就1000余名危机及潜在危机学生开展一对一排查,指导辅导员开展心理帮扶;为被隔离人员等重点群体一对一提供心理疏导,对风险区123名教师开展“校—院—家”协同心理关怀。(4)做好防控志愿服务。发布《关于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致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倡导广大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8月30日以来参与服务工作志愿者500余人次。(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旅游学院扎实抓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1)细化任务举措,确保教学进度“不延后”。召开线上教学工作部署会,集中研判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出台2022年秋季学期线上教学工作方案,细化教学安排,指导各学院“一课一策”制定实施细则,确保线上教学稳定有序推进。邀请平台专技人员开展线上授课专题培训,建立线上教学工作交流群,在线解答授课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帮助教师“无缝”切入线上教学活动。(2)丰富教学手段,确保学习效果“不打折”。根据班级、课堂建立不同的QQ、微信交流群,提前发布相关知识、链接、背景资料,及时公布教学提纲及重难点。鼓励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及网课特点,重新梳理讲解方式,通过微课预学、直播教学、慕课拓学等方式,教授知识点。灵活运用“课堂领学+提问互动+案例展示+课后讨论”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临场感”,提升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专注于线上课堂的学习。(3)完善服务保障,确保课堂学习“不掉线”。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精准摸排困难学生群体,对受疫情、地震影响的困难学生提供800元/生的专项资助及网课软硬件支持。组织对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机房、网络配电间等场所进行全面巡检,对100余台老旧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安排3名技术人员在校区值守,随时处理线上教学出现的技术问题。针对线上课堂开发在线教学打卡系统,与调代课系统、请销假系统实现联动互通,用信息化赋能教学管理,保障学生学习实时“在线”。(四川旅游学院)

【抗震救灾】

●甘孜职业学院积极推进灾后秩序恢复。(1)全力抓好“三情”。抓灾情处置,及时启动《灾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赓即成立自救工作组、宣传报道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等专班,有序开展人员和设施排查、灾情报送、后勤及物质保障等工作。抓舆情防范,召开党委会和教职工大会,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密切关注舆论动向,强化网上思想正向引导,确保全体师生不信谣、不传谣,切实防范舆情风险。抓疫情防控,充分调配资源,为学院干部职工和安置点位村民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抗震救灾工作。(2)积极当好“三员”。化身“调查员”,组织师生党员、共青团员等60余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参加到抗震救灾一线,到师生、村民中了解情况,填写各类资料1300余份。化身“运动员”,投身到核酸检测、救灾物资搬运等志愿服务工作中,为抗震救援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物质,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计参与志愿服务800余人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化身“疏导员”,联系泸定、石棉等受灾严重地区的学生1900余人(次),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3)重点提高“三力”。提高思想凝聚力,学院行政、教学、后勤3个党支部38名党员干部、44名教职工组成党员先锋队,与受灾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提高决策执行力,逐步解决稳定食宿、恢复水电网络等工作,同时组织学院70余名专业教师狠抓教学备课,完善细化各项线上教学。提高应急保障力,有序组织磨西镇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的保护运输工作,清点和抢修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场馆设施,最大限度恢复正常办公、教学、实训水平。(甘孜职业学院)

●荥经县“三化”确保校园防震减灾工作实效。(1)细化应急演练。“一校一策”完善应急疏散预案28个,按照“楼层-班级-座位”规划疏散路线,张贴标识标牌。设置A、B岗位,确定楼层、楼梯口、拐角处具体工作人员。落实“每天一讲,每周一跑,每月一练”要求,采用“1+1”前护后防式撤离法,模拟上课、课间、午休、夜间入宿等情景,针对性开展演练198校次,参加师生人数共计1.7万余人,覆盖率达100%。(2)实化教育宣传。采取“课堂+实践”的形式,以“安全教育日”“安全演练周”“安全宣传月”为契机,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132校次,开展主题板报、手抄报比赛、安全知识竞赛活动56校次。投入90万元,分片区搭建“安全教室”5个,采用“体验+教育”相结合,每期每班开展沉浸式安全课2次。实施线上家教互动,利用“安全教育平台”,每周开展安全技能培训1次。(3)强化隐患排查。落实清单制管理,实施“排查、分类、报告、整改、反馈和销号”6个步骤,严把“建好一本台账、下好一张清单、抓好一个通报”3个环节,强化隐患整改实效。今年以来,开展安全大检查3次,排查安全隐患8个并实施闭环管理,投入整改资金319万元,完成改造维修5处。(雅安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办学模式打造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高校。(1)创新构建“管理共治”开放共赢机制。与新华三集团共建新华三芯云产业学院,采用“政府建+企业投+学校办”的办学模式,打造“政企校”三方融合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院长执行、监事会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机制。理事会对学院重大规划、管理制度、绩效分配等进行集体决策;企业派驻院长,统筹专业建设、课程管理等工作开展;由第三方专家组成监事会,监督理事会决策指挥、院长履职尽责等议事、决策和执行情况;遴选教职工代表,实施民主管理,推动产业学院创新发展。(2)积极探索“多方协同”产教融合模式。聚焦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链,开发“行动导向驱动”课程,优化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依托英特尔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研究院(基地)、中兴通讯ICT人才培养基地等资源,建设省级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赋能学历教育和社会服务。开放四川省工业文化普及基地、省级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服务企业员工在职轮训;开放“研发中心”“中试车间”“生产车间”等,服务学校教学、竞赛、双创工作。共建新华三集团教师实践流动站,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及创新成果转化。(3)统筹推进“多维培养”育人模式。推进企业资金、内训体系、能工巧匠等进学校、进专业、进课堂,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依托产品试验试制、成果孵化等项目,开展“项目实战”,实现课程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企业输出能工巧匠,学校遴选骨干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承担核心课程教学,开展技能鉴定、社会服务。(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开创产教融合“新模式”。学校与广元70余家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基地,设立20余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打造广元造运营中心等3个实体化运作、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产教综合体;成立四川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广元市工业和信息化产教联盟;建成华为、京东、新大陆等8个特色企业学院;校政共建广元创业孵化园,孵化企业235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2)打造技术技能“新高地”。学校先后承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40余项,服务参赛选手6000余人次;开展计算机、注会、司法、卫生等国家级考试服务10万余人次;为广元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培训、认定7000余人次;开展“广元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专题培训”“广元市疾控机构信息骨干人才培训”等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班200余个,本地培训达1.7万余人次,促进广元技能人才储备。(3)锤炼善教精技“新教师”。学校教师在广元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医疗智能物流轨道式传输系统”“输液报警器”等科研项目87项,“车床设备改造”等技术升级与产品改造39项,协助广元各单位获授权专利36件,开展广元市知识产权远程教育9000余人次,参编《广元蓝皮书》4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队伍建设】

●凉山州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专业队伍。(1)“学帮带用”抓关键少数,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借助甬凉合作平台,推动两地教育深入交融,选派143名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到宁波挂职学习。通过组团式帮扶、省内对口帮扶、校联体建设等渠道,引进120余名优秀管理者。邀请省内优秀校园长,召开校园长暑期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面对面激发头脑风暴,共享学校管理经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州内优秀教育管理人员跨县、跨层交流任职机制,统筹选派40余名高中阶段学校优秀管理干部跨校挂职,推动校园长队伍融合发展。(2)“多维发力”抓堵点弱点,推动教研队伍专业化。17个县市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整合教研室、教仪站、教师进修校等资源,解决教科研机构小、弱、散难题。鼓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校园长领衔成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带动3700余名优秀年轻教师。印发《凉山州加强新时代教研科工作的实施方案》,学科教研员配齐配足配优,建立教研员队伍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加强教研队伍专业化。(3)“引育管考”抓重点难点,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加强本土优秀人才引培力度,引导200名优秀高中毕业生填报公费师范专业;规范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17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严把录聘入口关,逐步提升新入职教师学历水平,今年新录聘中小学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1.3%。强化整体素质提升全覆盖开展培训,暑假期间,全州中小学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9万余人次,常态化开展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测试,2.8万名教师参加新一轮业务素质,将测试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晋职晋级和考核聘用重要依据。(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

【教育信息化】

●我省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调研和评估工作。(1)摸清试点推进情况。目前已完成省级平台构建,梳理市(州)、区(县)、学校平台情况,指导市县校做好平台接入准备;完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增设四川特色专区,汇聚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四川特色资源,向国家平台提供课程教学类、教师研修类资源4200余节;围绕助学、助教、助研多措并举,推动优质资源有效应用。各地师生通过国家平台和省平台获取资源的比例分别为67.04%和59.59%。(2)收集师生家长意见。了解师生和家长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满意程度、使用情况、使用场景以及对平台建设的意见建议等内容。全省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数字资源内容满意度达85.43%,95.68%的学生表示平台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形式能够基本满足学习需求。(3)梳理分析存在问题。试点工作在支撑停课不停学、探索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双减”、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在资源体系、学生个性学习场景赋能、教师资源应用能力、市县校平台支持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处)

【简讯】

▲9月14日,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评估信息填报工作顺利完成。全省21个市(州)共上报183个学科、200余份试卷、相关管理规定及学科相关材料约1200份,均已通过教育部审核。(基教处、教育评估院)

▲9月18日,四川省2022年度新入职教师省级在线示范性培训项目顺利结业并在“钉钉”平台举行结业典礼。此次参训学员共计12890人,在5天的培训期间,学员每天在线学习平均时长超过400分钟,实践性作业完成率100%。(教师发展中心)

▲9月23日,教育厅召开全省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工作暨二十大重要保障期“双减”工作调度会,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全流程监管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做好重要保障期安全维稳工作。(校外教育监管处)

▲9月26日,我省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资格确认工作正式开始。为方便考生,让考生满意,教育厅决定提前开展资格确认并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全程线上办理,切实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今年预计将有3000余名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民族教育处)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印发《四川省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立足防大震、救大灾,建立健全四川省教育系统防震减灾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行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安稳信处)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印发《四川省教育系统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大力度、最实作风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各项工作。(安稳信处)

▲近日,教育厅印发《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指南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国家、省智慧教育平台作用,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停课不停学等工作中统筹用好平台资源,健全应用机制,加强宣传示范和督导激励,切实提高平台使用率。(信息化大数据中心)

▲近日,教育厅印发《关于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质量进行全覆盖抽检监测的通知》。明确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对全省183个县(市、区)开展教育装备质量抽检监测。进一步提升教育装备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护师生健康安全权益。(国资装备中心)

▲近日,教育厅印发通知部署专项资助工作,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已为1300余名泸定地震受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60.07万元。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号召省级教育类社会组织广大党员本着“个人自愿、鼓励奉献”的原则,以交纳党费的形式,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截至9月13日,四川省教育审计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等8个社会组织96名党员捐款2.5余万元。(法规综改处、资助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袁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