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办好思政关键课程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工作的四川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统领新时代教育工作,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台《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十条措施》,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提高思政课“抬头率”往往成为一大难点。四川积极创新思政课形式,打造思政精品课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回信。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四川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四川以此为契机,创新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选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高级中学、宜宾学院3所学校,挖掘有代表性的感恩奋进故事,上好“2024年秋季学期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学第一课”。
2024年秋季学期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学第一课。(图片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近年来,“全省同上一堂课”这样的示范性课程在四川不断涌现。四川着力建好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实施“课程思政百千万工程”,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开发《强国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上线36讲60节思政精品课程。思政课程开发中,四川充分挖掘地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资源, 融入到《家庭·社会·法治》等课程教材中,用好“三苏”千年文脉、“哪吒”故事等,在青年群体中讲好中华传统故事,引发文化共鸣。此外,四川鼓励各高校跨教研室、跨学院、跨学校开展集体备课、交流经验和示范教学活动,形成了一批面向全省的“指导性教学设计”和“示范性教案”。
《强国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36讲60节全系列思政精品课程截图。(图片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在2023年四川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评审结果中,成都高新区的中小学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获得了7个省级一等奖。“放在四五年前,这样的成绩是难以想象的。”该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姜琳说,丰硕成果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近年来,四川将思政队伍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突破。据统计,近五年来,四川省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翻番。“配齐”的基础上,四川积极举办省级、校级思政课教师骨干培训班,推进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督促高校严格落实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岗位津贴。同时,四川依托四川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等平台,组织开展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全省性集体备课,提升思政课教研水平。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此外,通过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川的思政教育更加注重分层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为什么磁悬浮列车能‘飞起来’?”“科学家们攻克了哪些技术难题?”西南交通大学把“大中小学共上一堂思政课”的课堂,搬到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试验线旁,并组织大中小学4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围绕轨道交通科技创新这一主题,进行各有侧重的教学展示,激发不同学段学生科技报国的信心与决心。
大中小学同上一堂科技创新大思政课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图片来源: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是四川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缩影。2023年,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四川)以及22个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相继成立,以共同体为依托,集体备课、师资培训等活动在全省大中小学间广泛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逐步实现教育内容的有序衔接、教学方式的前后贯通、课外活动的丰富多样。
与此同时,四川坚持开门办思政课,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在广阔天地中去实践、去锻炼、去感悟。
今年寒假期间,3.5万余名四川农业大学学子、2010支实践团队返回家乡热土,聚焦“科创乡村·青年实干”返家乡实践主题,在实践中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在服务家乡建设中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四川农业大学“右木”读书会星火燎原团队在红军纪念馆学习。(图片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四川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把抗震救灾、两弹一星、“四史”、巴蜀文化等融入思政课建设,发挥场馆育人作用,全省建成112个红色教育实践基地、84个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建设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基地(营地)313个,遴选推广精品线路19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开展“行走巴蜀践真知 感恩奋进新征程”等大思政课实践活动,深化理论宣讲和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巡演。通过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实现有效融合。
四川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思想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