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展演活动在四川传媒学院精彩落幕,四川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优秀选手们齐聚舞台,以职业梦想为笔,充分展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职业风采。
展演现场,来自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优秀选手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清晰的职业愿景,勾勒出当代青年的奋斗图景。“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的核心驱动力,我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深耕,用技术改变世界。”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黄锐在展演中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热爱以及在学术研究上的丰硕成果。这位国家“珠峰计划”实验班的学术新星,以19岁年龄成为CCF-A类顶会AAAI的最年轻讲者,因其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大赛的系统化历练,他早早明确成为一名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的职业目标。“职业规划舞台不仅是锤炼专业技能、展示个人能力的实践平台,更实现了自己专业技能的精进以及对行业的深刻洞察,有效推动了个人职业路径的明晰化。”
选手们极具感染的舞台表现,深深打动了现场观演的师生。“这场展演让我看到了学生们无限的潜力,同学们的职业规划不仅展现了个人成长路径,更体现了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四川传媒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姜有为直言,“有同学将AI技术应用于乡村振兴,这种将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结合的模式,正是高校生涯教育追求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的主动性。”
“以前觉得职业规划只是选一个岗位,现在意识到还需要从技术突破、社会价值等多维度思考自己的定位。”来自成都大学的徐杨同学在观演后感慨道,这次观演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参照范式,激励着自己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活动现场,教育厅、人社厅相关领导为优秀选手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据悉,去年10月以来,教育厅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举办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参赛规模从首届41万人跃升至125万人,增幅超200%;覆盖高校扩展至139所,实现高校全覆盖;经过层层选拔,大赛评出金奖59名、银奖60名、铜奖79名,获奖人数较首届增长34%。大赛首次增设研究生就业赛道,以满足不同年级、学历层次学生需求,赛制设计更趋科学合理。
此次大赛参赛规模广、同期活动多、以赛促就成效显著,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巩固了高校生涯教育成果,推动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下一步,四川省教育厅将以强化赛事为引领,不断提升就业育人实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四川高校联合访企拓岗暨校企对接系列活动、省级综合招聘会和分行业分片区专场招聘会等同期活动,积极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共育、供需对接合作平台,营造校、政、企、社协同促就业的浓厚氛围,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努力将大赛打造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