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委厅信息

四川省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申报县教育质量监测顺利结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5-23 14:45 来源:四川省教育评估院 分享:
   

5月21-22日,为期两天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下简称“国测”)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申报县教育质量监测(以下简称“优均监测”)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圆满结束。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派甘肃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赵欣、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彭伟杰两位监测实施业务和支持专家亲临指导,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总督学傅明,教育厅督导审计处、省教育评估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现场视导。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施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教育部专家组”)和教育厅视导组先后前往成都市锦江区、温江区、龙泉驿区、四川天府新区、大邑县、新津县、达州万源市、广安前锋区、自贡市大安区、泸州市江阳区、内江隆昌市等11个县(市、区)50余所参测校实地指导国测和优均监测工作。教育部专家组对我省国测和优均监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傅明带队先后视导了达州万源市、广安前锋区及自贡大安区等地样本校。他指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教育发展的“体检仪”和“指挥棒”,监测结果要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地要摒弃“唯分数”倾向,充分发挥监测“诊断改进”功能,聚焦教育综合改革,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教育评价创新,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缩小校际差异,为课程改革提供精准依据,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支撑教育强省建设。他强调,各地各校要转变观念,杜绝机械训练和徇私舞弊,要真实反映学生学业水平。要加强技术保障,提高学生信息化水平。各校要不断推演工作环节,做好监测中的应急事件处置预案,确保监测工作圆满高效完成。

今年,国家在全面实施电子化监测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艺术演唱及英语口语的表现性测试。我省共有19个国测样本县、17个优均监测样本县及2个国测及优均监测都参加的重叠县。参测区县广,参测学科领域分类齐,涉及人员多,参测时间长,面临考验较大。为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我省成立由教育厅总督学任组长,相关处室及省教育评估院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省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在小组统筹、相关市(州)的精心指导下,各参测区县严格按照监测流程规范和时间节点要求,分对象分环节针对性实施培训及现场问题摸排整改。同时,加强部门协调,调动公安、供电、网络、医疗等提供监测支撑保障,确保数据采集真实有效。

此次国测和优均监测两项工作是对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对优均申报县各学科学业水平均衡发展状况的全面诊断。本次国测和优均监测涉及我省38个参测县、700余所样本校、25000余名学生和8000余名教师。共派遣38名省级视导员和3个省级监测实施指导专家组进行为期4天的视导工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琼之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申报县教育质量监测顺利结束

2025-05-23 14:45 来源:四川省教育评估院

5月21-22日,为期两天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下简称“国测”)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申报县教育质量监测(以下简称“优均监测”)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圆满结束。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派甘肃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赵欣、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彭伟杰两位监测实施业务和支持专家亲临指导,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总督学傅明,教育厅督导审计处、省教育评估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现场视导。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施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教育部专家组”)和教育厅视导组先后前往成都市锦江区、温江区、龙泉驿区、四川天府新区、大邑县、新津县、达州万源市、广安前锋区、自贡市大安区、泸州市江阳区、内江隆昌市等11个县(市、区)50余所参测校实地指导国测和优均监测工作。教育部专家组对我省国测和优均监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傅明带队先后视导了达州万源市、广安前锋区及自贡大安区等地样本校。他指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教育发展的“体检仪”和“指挥棒”,监测结果要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地要摒弃“唯分数”倾向,充分发挥监测“诊断改进”功能,聚焦教育综合改革,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教育评价创新,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缩小校际差异,为课程改革提供精准依据,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支撑教育强省建设。他强调,各地各校要转变观念,杜绝机械训练和徇私舞弊,要真实反映学生学业水平。要加强技术保障,提高学生信息化水平。各校要不断推演工作环节,做好监测中的应急事件处置预案,确保监测工作圆满高效完成。

今年,国家在全面实施电子化监测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艺术演唱及英语口语的表现性测试。我省共有19个国测样本县、17个优均监测样本县及2个国测及优均监测都参加的重叠县。参测区县广,参测学科领域分类齐,涉及人员多,参测时间长,面临考验较大。为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我省成立由教育厅总督学任组长,相关处室及省教育评估院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省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在小组统筹、相关市(州)的精心指导下,各参测区县严格按照监测流程规范和时间节点要求,分对象分环节针对性实施培训及现场问题摸排整改。同时,加强部门协调,调动公安、供电、网络、医疗等提供监测支撑保障,确保数据采集真实有效。

此次国测和优均监测两项工作是对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对优均申报县各学科学业水平均衡发展状况的全面诊断。本次国测和优均监测涉及我省38个参测县、700余所样本校、25000余名学生和8000余名教师。共派遣38名省级视导员和3个省级监测实施指导专家组进行为期4天的视导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