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聚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双向奔赴、多措并举,积极营造教育惩戒有尺度、有力度、有温度的良好教育生态。
明确操作指南,让教育惩戒“有尺度”。邀请120余名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法律顾问到校解读《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相关政策300余场次,强化教师对教育惩戒的内涵、价值、适用情形、实施程序、底线与红线等内容的准确理解。推动全市中小学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要求,完善校规109个、班纪2500余条。通过班主任论坛、教育惩戒专题研讨等活动宣传推广优秀做法600余种,促进教师科学而艺术地实施教育惩戒。
坚持协同育人,让教育惩戒“有力度”。组建115个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训1135名家庭教育讲师,通过“花城家长‘慧’”家长课堂宣传教育惩戒政策200余场次,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家长“递戒尺”、家长提 “金点子”、“三线”家风亲子故事汇等家校共育活动11万余次,家长支持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率达96.18%。近年来,妥善处理了有关教育惩戒信访件80余件,切实维护了教师合理实施教育惩戒的合法权益。
关注学生心理,让教育惩戒“有温度”。实施“阳光正心”工程,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政+心理”一体化融合贯通培养体系,组织10万余名学生参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增强学生应对教育惩戒的心理韧性。聘请30余名心理医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为3000余个班级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副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教师ABC三级资格认证制度,3358名教师获得C级资格证书,运用“i++”心理监测平台为11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心理筛查,帮助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呵护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