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高等学校动态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11-03 08:38 来源:教育导报 分享:
   

“没想到大学生带来的数字平台这么实用!”近日,越西县普雄镇呷古彝寨的彝族绣娘为色阿比莫通过“乡野人才站”平台发布了彝绣作品,她兴奋地说,“以前我们的绣品只能在本地卖,现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并购买我的绣品。”

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耘志·青年行”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红耘志·青年行”志愿服务队多次前往凉山州开展调研宣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据了解,服务队创新性地采用“三维五赋能”实践育人路径,即通过“思想引领、专业赋能、数字赋能”三个维度,实现“政策宣讲、文化传承、产业调研、人才培养、数字建设”五大赋能,将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凉山州多个村寨,综合运用质性访谈与量化调研方法,系统收集民族地区人才发展的一手资料。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分析,团队了解到当地在特色产业培育、传统工艺传承、数字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与潜在路径,为“乡野人才站”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试图打通城乡人才信息壁垒。平台开设的“100个乡村人物”专栏持续讲述了彝族绣娘、返乡青年、村级带头人等典型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宣讲环节,队员们精心编排了《英雄》《复兴颂》等红色剧目,以及融入乡村振兴主题的快板表演《彝乡新貌》。这些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转化为“接地气”的乡音乡语,吸引了12个村近600名群众参与。“大学生们讲得明白、演得生动,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更有信心了!”喜德县光明镇甘哈觉莫村村民拉伊姑莫说。

“本次活动为期半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收集了1万余份有效问卷与65份深度访谈记录,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一次社会调查,更是一堂深刻的国情认知课,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求真知。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三维五赋能’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内外联动、双向赋能的多元化价值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2025-11-03 08:38 来源:教育导报

“没想到大学生带来的数字平台这么实用!”近日,越西县普雄镇呷古彝寨的彝族绣娘为色阿比莫通过“乡野人才站”平台发布了彝绣作品,她兴奋地说,“以前我们的绣品只能在本地卖,现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并购买我的绣品。”

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耘志·青年行”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红耘志·青年行”志愿服务队多次前往凉山州开展调研宣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据了解,服务队创新性地采用“三维五赋能”实践育人路径,即通过“思想引领、专业赋能、数字赋能”三个维度,实现“政策宣讲、文化传承、产业调研、人才培养、数字建设”五大赋能,将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凉山州多个村寨,综合运用质性访谈与量化调研方法,系统收集民族地区人才发展的一手资料。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分析,团队了解到当地在特色产业培育、传统工艺传承、数字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与潜在路径,为“乡野人才站”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试图打通城乡人才信息壁垒。平台开设的“100个乡村人物”专栏持续讲述了彝族绣娘、返乡青年、村级带头人等典型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宣讲环节,队员们精心编排了《英雄》《复兴颂》等红色剧目,以及融入乡村振兴主题的快板表演《彝乡新貌》。这些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转化为“接地气”的乡音乡语,吸引了12个村近600名群众参与。“大学生们讲得明白、演得生动,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更有信心了!”喜德县光明镇甘哈觉莫村村民拉伊姑莫说。

“本次活动为期半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收集了1万余份有效问卷与65份深度访谈记录,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一次社会调查,更是一堂深刻的国情认知课,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求真知。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三维五赋能’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内外联动、双向赋能的多元化价值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