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高等学校动态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三维聚力”,打造有组织科研“生力军”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7-10 09:01 来源: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分享: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聚力制度改革、平台搭建、团队建设,全面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打造有组织科研“生力军”,创新履行服务社会职能。

一、聚力制度改革,激发科研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研“放管服”改革,全力做好“放权”“激励”“服务”三篇文章,持续激发青年教师科研活力。先后制(修)订19项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长期跟踪评价机制,推动科研评价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鼓励青年教师专注于长期目标,潜心钻研“冷板凳”项目,率先探索市域科研项目“包干制”改革试点,赋予科研工作者更多自主权,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科研运行和激励机制,广大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升,参与科研的青年教师数较三年前增长30%。

二、聚力平台搭建,发挥青年才智

积极构建青年人才参与学术治理的体制机制,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学术治理。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建立由学术委员会统筹、专门委员会协同的多层次学术治理体系,创新性实施青年学者成长计划,为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学术委员会及下设各专门委员会中,45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占比达60%,全面参与重大科研决策、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评价等核心学术事务,有效激发了学术创新活力,形成“耆宿领舵、青年扛鼎、众智协同”的学术治理新格局。

三、聚力团队建设,做实社会服务

以“青年+科研+服务”为发展主线,开展青年创新科研团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围绕地方健康产业和医卫事业发展主要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服务。近三年,建立科研团队23个,团队立项省部级课题6项、市厅级课题5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篇,授权专利35件,入选“科技创新领域青年人才”等市级人才项目47人次。“仁济”博士“帮帮团”深入帮扶县、村开展义诊、健康宣教、乡村医生培训与课题研究,发放医用物资100余万元、卫生防疫宣传材料30余万份,撰写调研报告30余篇,做实做细医疗帮扶,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青年教师成长与服务经济社会双赢。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月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三维聚力”,打造有组织科研“生力军”

2025-07-10 09:01 来源: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聚力制度改革、平台搭建、团队建设,全面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打造有组织科研“生力军”,创新履行服务社会职能。

一、聚力制度改革,激发科研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研“放管服”改革,全力做好“放权”“激励”“服务”三篇文章,持续激发青年教师科研活力。先后制(修)订19项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长期跟踪评价机制,推动科研评价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鼓励青年教师专注于长期目标,潜心钻研“冷板凳”项目,率先探索市域科研项目“包干制”改革试点,赋予科研工作者更多自主权,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科研运行和激励机制,广大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升,参与科研的青年教师数较三年前增长30%。

二、聚力平台搭建,发挥青年才智

积极构建青年人才参与学术治理的体制机制,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学术治理。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建立由学术委员会统筹、专门委员会协同的多层次学术治理体系,创新性实施青年学者成长计划,为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学术委员会及下设各专门委员会中,45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占比达60%,全面参与重大科研决策、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评价等核心学术事务,有效激发了学术创新活力,形成“耆宿领舵、青年扛鼎、众智协同”的学术治理新格局。

三、聚力团队建设,做实社会服务

以“青年+科研+服务”为发展主线,开展青年创新科研团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围绕地方健康产业和医卫事业发展主要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服务。近三年,建立科研团队23个,团队立项省部级课题6项、市厅级课题5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篇,授权专利35件,入选“科技创新领域青年人才”等市级人才项目47人次。“仁济”博士“帮帮团”深入帮扶县、村开展义诊、健康宣教、乡村医生培训与课题研究,发放医用物资100余万元、卫生防疫宣传材料30余万份,撰写调研报告30余篇,做实做细医疗帮扶,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青年教师成长与服务经济社会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