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高等学校动态

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小麦抗条锈病“黄金搭档”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7-14 08:28 来源:教育导报 分享:
   

日前,《自然-遗传学》(NatureGenetics)发表了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团队领衔,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7家单位合作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从小麦的“野生祖先”——野生二粒小麦中,克隆出一对协同发挥功能的关键抗病“基因搭档”: TdNLR1和TdNLR2。这是首次在小麦中发现 NLR类抗病基因以“成对”形式协同作用抵抗条锈病,深化了对小麦NLR抗病蛋白抵御病原菌分子机制的科学认知。

“目前,我们已将这对基因导入四川小麦品种,培育出了高抗条锈病的新品系。”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所副教授黄林表示,该成果有望为培育抗性更持久、更广谱的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支持,对保障小麦稳产高产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团队积极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多家科研单位协作开展研究。大家通力合作,各尽其能,有的擅长数据分析,有的擅长小麦遗传转化,有的擅长病原菌小种鉴定,显著提升了研究效率。研究团队最终锁定了关键抗病位点YrTD121,进一步在小麦1 B染色体短臂上成功找到了这对核心抗病基因——TdNLR1和 TdNLR2。

四川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源头菌源区之一。条锈菌夏孢子个体微小,无法肉眼辨识。它能随气流上升至3000米至5000米高空,远距离传播到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病害流行时可导致近乎绝收的严重损失。有效控制四川地区的条锈病,对降低全国条锈病害流行风险至关重要。

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团队已成功将TdNLR1 /TdNLR2基因对导入川麦42中。“改良新品系实现了抗病,高产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黄林表示,将继续坚守科研初心,培育出更多兼具抗病与高产的小麦新品种,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回应国家和人民对粮食安全的关切。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月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小麦抗条锈病“黄金搭档”

2025-07-14 08:28 来源:教育导报

日前,《自然-遗传学》(NatureGenetics)发表了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团队领衔,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7家单位合作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从小麦的“野生祖先”——野生二粒小麦中,克隆出一对协同发挥功能的关键抗病“基因搭档”: TdNLR1和TdNLR2。这是首次在小麦中发现 NLR类抗病基因以“成对”形式协同作用抵抗条锈病,深化了对小麦NLR抗病蛋白抵御病原菌分子机制的科学认知。

“目前,我们已将这对基因导入四川小麦品种,培育出了高抗条锈病的新品系。”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所副教授黄林表示,该成果有望为培育抗性更持久、更广谱的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支持,对保障小麦稳产高产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团队积极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多家科研单位协作开展研究。大家通力合作,各尽其能,有的擅长数据分析,有的擅长小麦遗传转化,有的擅长病原菌小种鉴定,显著提升了研究效率。研究团队最终锁定了关键抗病位点YrTD121,进一步在小麦1 B染色体短臂上成功找到了这对核心抗病基因——TdNLR1和 TdNLR2。

四川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源头菌源区之一。条锈菌夏孢子个体微小,无法肉眼辨识。它能随气流上升至3000米至5000米高空,远距离传播到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病害流行时可导致近乎绝收的严重损失。有效控制四川地区的条锈病,对降低全国条锈病害流行风险至关重要。

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团队已成功将TdNLR1 /TdNLR2基因对导入川麦42中。“改良新品系实现了抗病,高产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黄林表示,将继续坚守科研初心,培育出更多兼具抗病与高产的小麦新品种,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回应国家和人民对粮食安全的关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