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公布全省第一批22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自主研发元学在线:基于岗位驱动的校-企-生三端联动数智学习平台”作为教育智能体类型,成为四川省民办高校唯一入选项目。
针对高校教育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迷茫,以及教师对行业需求“感知难、响应慢、内容缺”等短板,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元学在线”平台创新构建了高校-企业-学生三端动态协同学习模式。平台以提升大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目标,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产业人才需求,将真实岗位任务转化为学习资源,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同时,该平台还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通高校人才培养、企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生态链壁垒,为破解产教“两张皮”问题提供了创新范式。
据了解,传统教育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往往滞后于教学周期,而学生所学与岗位所需存在“时间差”和“能力差”,平台通过实时感知岗位需求、智能构建知识图谱、岗课联动课程建设、学习路径智能推荐、学测闭环量化评估五大核心功能,构建了“需求感知-教学响应-能力评价-就业对接”的全流程闭环,使人才培养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据介绍,“元学在线”的创新性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了高校、企业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基于平台数据优化教学方案,减少“闭门造车”式课程设计。同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周期从“毕业后”前置到“学习中”,降低了人才筛选成本。此外,学生也将学习目标从“拿学分”转向“强能力”,就业竞争力实现可视化增长。该模式真正让企业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教学从“猜岗位”变为“对标准”,也为应用型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近年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此次“元学在线”入选省级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标志着学校在数字化育人模式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