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推!眼睛盯住它!”阳光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屏住呼吸,手中的铁钩稳稳引导着铁环向前滚动——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幼儿园操场上正在上演“滚铁环新编”。曾经风靡几代人的传统游戏,如今在萌娃手中焕发出全新活力。
这一切源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要求:5-6岁幼儿要“能灵活协调地完成多种基本动作”。滚铁环这项传统游戏,恰好成了实现这个目标的绝佳载体。它不仅锻炼手眼协调、平衡能力,更藏着专注与坚持的成长密码。
从“蹒跚学步”到“花样百出”
活动伊始,孩子们对滚铁环的认知还停留在“直线推着走”的阶段。铁环在小朋友手中像个淘气的孩子,刚推就倒、到处乱跑。为了不让铁环倒下,孩子们身体跟着铁环歪歪扭扭地走,活像只可爱的小企鹅;细心的小朋友则发现秘诀——放慢速度,小碎步跟着,竟然让铁环乖乖滚出三米多远。
“孩子们总是能给我们惊喜。”老师笑着说,“当澄澄发现新玩法时,我们立即给予鼓励,这就像打开了创意闸门。”
另一边,“铁环隧道闯关”游戏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组成“隧道”,其他孩子推着铁环要从底下通过。“隧道太高啦!”“那蹲低点!”“太低了会撞到!”在一次次尝试中,他们最终找到了完美角度——隧道蹲到膝盖处,推环时身体稍微前倾。这个过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协作,更懂得了沟通与妥协。幼儿对滚铁环的兴趣持续升温,还不断“解锁”新玩法:有的幼儿尝试“双手同时推两个铁环”,有的幼儿把铁环模仿成呼啦圈玩等。
传统与创新的美妙碰撞
这场活动让我们看到:传统游戏不是老古董,而是可以随着时代焕发新生的宝藏。当古老的铁环遇上天马行空的童心,产生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我们不给孩子们设限,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活动策划老师分享心得,“你看,他们不仅玩出了花样,还在游戏中自然学会了坚持、合作和创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夕阳西下,操场上依然回荡着铁环滚动的声音和孩子们的欢笑。幼儿不仅在玩中提升了动作协调、合作探究等能力,更对“滚铁环”这一民俗游戏产生了持续兴趣,他们从“被动尝试”到“主动创新”,从“独自玩”到“一起玩”,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乐,乐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