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情
●我省2个区入选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名单,24个县(市、区)入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
●我省全力做好春季开学工作
基层速递
●四川农业大学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凉山州多措并举办好家门口学校
信息广角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要情
▲我省2个区入选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名单,24个县(市、区)入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1)教育部公布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成都市锦江区、双流区2地入选。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部署要求,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条件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在拓展特殊教育学段服务、扩大特殊教育服务对象、强化特殊教育质量建设、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切实保障残疾学生公平受教育权利。(2)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成都市龙泉驿区、新都区、大邑县、天府新区,攀枝花市西区、盐边县,德阳市绵竹市,绵阳市盐亭县、平武县、北川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宜宾市叙州区、高县、筠连县、屏山县,雅安市荥经县、天全县、芦山县,巴中市南江县,阿坝州理县、茂县、小金县,甘孜州泸定县、乡城县共计24个县(市、区)入选。近年来,我省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认真落实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要求,健全学前教育普惠保障机制,不断提升科学保教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办公室、融媒体中心)
▲我省全力做好春季开学工作。(1)聚焦安全保障开展专项检查,对在建工程、设施设备、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领域和人员密集区域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限期整改。针对春季传染病高发特点,完善应急预案,储备防疫物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2)聚焦教学准备组织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提前备好一周课程,做好学生报到注册和教学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教材管理,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强化教辅资料管理,严禁为学生统一订购或要求学生自行购买统一使用规定之外的教辅资料。(3)聚焦家校协同建立学生、家庭“双排查”机制,调查了解情况,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提醒家长关注返校时间,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残疾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确保平安有序开学。(德阳市、遂宁市、南充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达州市、广元市、巴中市、乐山市、广安市、甘孜州)
基 层 速 递
▲四川农业大学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1)优化工作体系。出台校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要点、二级党组织工作清单、支部工作计划,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2)完善工作机制。签订目标任务书,推行“比作风、看差距,比发展、看实绩,比特色、看亮点”的“三比三看”工作法。健全党建工作日常提醒、定期通报、组织约谈工作机制,通过校内巡察、专项检查等方式,形成“学习—自查—落实—督查”工作闭环。(3)激活组织动能。培育创建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样板支部、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省高校十大党建创新案例、党建工作品牌、优秀支部工作法各1个。(四川农业大学)
▲凉山州多措并举办好家门口学校。(1)强化基础支撑。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79亿元,新建、改扩建及添置设施设备学校443所,新增校舍160万平方米、寄宿制床位9万余个,消除大班额1861个。(2)抓实重点任务。实施县城幼儿园增量提质、乡镇中心幼儿园规范达标、“一村一幼”巩固提升“三项计划”,学前学普行动惠及全州50余万儿童。强化基础教育“五育并举”,推进“五项管理”,实施“双减”工作。开展“县中振兴”计划,逐步增加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新时代“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按时完成西昌医专一期建设并顺利招生办学。(3)建强教师队伍。抓实“县管校聘”,开展教师培训和业务素质测试,教学成果、测试结果与进退流转、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兑现教师各项补贴奖励,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
▲南充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提升基础质量。印发《南充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公共基础课质量监测实施方案》,每年开展中职学校质量监测统考,通过分析问题务实举措,提升中职教育质量。(2)开展订单培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政、校、企、园联动办学,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订单式”课程,实现企业需求与培养标准无缝对接,量身打造技术技能人才。(3)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支持25所中高职院校,定向开设专业16类65个、专业点183个,建成南充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农业产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10个,推动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个、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园8个。(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
▲西华大学健全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建优“大就业”工作体系。构建政地校企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实行“一院一策、一项一策、一困一策”,坚持“访企拓岗”走出去和“选人引才”请进来相结合,拓展就业市场。启动2025届毕业生“秋招季”,举办组团式双选或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7.12万个。(2)做优“好就业”服务体系。建成5000㎡“一站式”招生就业服务大厅,开通就业指导咨询、招聘预约管理、线上线下面试等功能,35个项目获批第三期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培优“就好业”指导体系。打造19个“青蓝”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室,开设“西华杯”创新创业项目,汇集校内外就业指导教师171名,常态化开展就业育人活动。(西华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推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1)深化大学科技园建设。筹建大学科技园,投入资金450万元,孵化专利65项,登记技术合同近千项,总额超过11亿元。(2)深化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83人次,获专项资助4029万元,柔性引进13名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186名珠峰人才。(3)深化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组织开展孵化及产学研对接专场活动10余次,其中区域性专场对接活动3次、成果路演活动5次、成果转化交流活动2次。(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教数字化进程。(1)夯“基础”提升基础能力。全覆盖校园无线网络,网络出口链路达24Gbps,网站IPv6支持度达100%,建成云数据中心,存储容量达900TB,建成200余间互动式智慧教室。(2)疏“卡点”提升管理能力。建成校本数据中心,运行交换流程500余个,发布共享数据接口400余个,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建成网上办事与服务大厅,入驻90余项师生办事流程,系统直通18个,累计访问70余万次。(3)建“特色”提升育训能力。打造“互联网+”育训一体化平台,建成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4门、四川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4门和四川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2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信 息 广 角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办学水平。(1)拓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民航组织、波音全球集团等交流,同新加坡民航局、波音中国、越南航空学院签署合作。承办国际绿色航空发展大会,拓宽学院师生国际视野。(2)提升国际化教学能力。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全球航空培训升级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TPP),成为亚洲地区第一家获得民航专业全领域培训资质的全日制大学。招收两批留学生,新增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方向)和交通管理(机场运行管理方向)两个专业,与美国Clover Park技术学院(CPTC)继续开展民航卓越维修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3)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执行2024年亚洲合作资金和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项目,开展首批澜湄国家民航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和成都、德阳等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自贡市深化校园餐治理工作。(1)聚焦源头把控。 严格筛选食材供应商,建立资质审查与动态评估机制,实地考察监督农药化肥使用、动物疫病防控等,从源头上杜绝问题食材流入校园。(2)聚焦加工环节。合理规划食堂功能分区,严格区分生熟食品加工、餐具清洗消毒等区域,规范制作防止交叉污染。(3)聚焦营养均衡。制定科学的校园餐食谱。增加食物种类多样性,控制油盐糖使用量,倡导清淡饮食,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4)聚焦监督管理。整合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力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增加检查频次,创新检查方式。(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