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9期)宜宾学院实施“四大专项行动”服务城乡融合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4-03-11 09:55 来源:办公室 分享:

宜宾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宜宾市三区七县坚持兴产业、活要素、优服务、强治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助力宜宾市推进要素、产业、设施、治理“四个融合”,好四川城乡融合发展高校何为答卷。

一、开展校地合作行动汇聚工作合力

一是健全合作机制,创造集聚条件。成立城乡融合工作专班,一名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对接服务一个县(区)组建300余人的博士专家服务团,与宜宾市人才部门各区县协同推进校县合作,组织化推进城乡融合服务。向县(区)分别派驻1名常驻挂职博士,兼任县(区)校友分会联络员,遴选确定1名校内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畅通城乡融合校地合作渠道

二是加强校地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以常驻博士为纽带,面向产业相关部门、从业人员、专业学生,围绕城乡融合主题开展三江博士创新讲坛活动,介绍宜宾产业发展现状普及相关产业技术知识、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实现学校县域产业人才双向奔赴,形成人才共引、共育、共用的良好人才生态。

三是优化培养措施,匹配人才需求按照学科面向行业建、专业对照产业设的思路,针对宜宾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各县(区)产业布局实际需求,调整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 校县共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适应县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开展科技支撑行动推动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提高服务实效。以常驻博士为牵引、依托博士专家服务团,建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教学科研攻坚团队点面结合推动实施组织化科研攻关,推动县域白酒生产等地方产业发展,以科研创新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

二是锚定科研需求,推动产业发展。由学校出资在县(区)立项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课题,聚焦县域城乡融合急需解决产业问题开展组织的科研,推动学校高层次人才融入县域产业发展研发推广优质水果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等,为宜宾及周边地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经济效益逾20亿元以产业项目、技术项目为载体同频共振,通过博士专家服务团和县域人才团以团带团、团团融合促进县(区)科技进步。2,与各县(区)人才团队达成合作事项157项,校县团队已成为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

三是提供技术服务,破除技术壁垒。针对县(区)乡镇、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产业发展、村镇治理、生态环境4个板块组建若干城乡融合服务团队,在技术层面开展项目对接服务。承办乡村振兴“6+3”产业茶业专题培训班培训智慧农业现状与前景等专业知识技术服务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二元化壁垒。

三、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加强人文关怀

一是创立“同心驿站”,解决实际需求。依托学校同心专家服务团,与县(区)统战部门协同创立县(区)同心专家驿站组织教育、医卫、法律等各行业各领域党外专家人才,到县(区)围绕文化、科技、卫生、普法等主题开展咨询、培训、宣传和技术推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建立“关工驿站”,提供坚实保障依靠学校关工委人才优势,建立县(区)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驿站,针对乡村困难家庭、残障人群、孤寡老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开展关怀帮扶,协助相关部门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三是建设“青年驿站”,注入青春活力。建设县(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驿站,开展包含城乡融合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理想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结合城乡融合注入青春活力。

四、开展教育帮扶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选派师范专业专家,实施培训指导。协同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选派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对各县(区)基础教育教师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教学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国培计划等,立项基础教育专项课题,指导乡镇学校开展五育并举工作,补齐县(区)城乡基础教育短板。

二是组织师范专业教师,提供教育服务。根据县(区)基础教育需求,统筹安排新入职师范专业研究生学历教师,到各县(区)乡镇学校开展专业辅导、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助力乡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选派师范专业学生,开展顶岗支教。每年向各县(区)选派优秀师范专业学生开展顶岗支教,厚植师范专业学生教育情怀,增加农村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