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委厅信息

南充市三管齐下打好控辍保学“组合拳”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1-13 08:48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四川省南充市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切实履行地方政府控辍保学主体责任,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发展质量、落实帮扶政策等举措,打好控辍保学“组合拳”,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完善工作机制,压实控辍责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县(市、区)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学校通过开展送法下乡、举办法制课堂、培训法律援助联系人等活动,利用知心姐姐信箱、聘用法制副校长、印制宣传册等方式,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教育引导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切实承担家庭责任。严格落实县级教育局班子成员包片区、机关干部包校、校长包学区、校行政包村、教师包户教育扶贫“五包”和控辍保学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的“六长”负责制,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要求,定期逐户开展排查,摸清辖区内适龄儿童就读情况。针对随迁、留守、残疾、贫困、学困等重点群体,初中重点学段,农村、边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等重点区域,强化动态监测,实行“台账式”管理,劝返辍学学生。

提高教育质量,夯实控辍根基。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围绕“城区挤乡村弱”现状,2019年投入资金10.8亿元,积极推进化解大班额、农村学校“改薄”项目建设等工作,已完成大班额化解项目19个,全面改薄项目142个、寄宿制学校项目32个、教师周转房项目47个。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学区化、“1+N”等方式,通过师资队伍共培、教学资源共享、学科研究共融、管理机制共建、特色品牌共创的“五共模式”组建办学联盟或教育集团,推行“名校+弱校”“名校+新校”捆绑式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行“县管校聘”,加大教师招录和培训培养力度。近三年,已妥善安置省属公费师范生550名、培训教师10万余人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3000余人。

落实帮扶政策,构筑控辍防线。深入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设立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临时救助基金,建立“奖、贷、助、补、减、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学致贫,不因贫辍学”。2019年,累计为11.9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9589.73万余元,为1779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临时救助基金1439.69万元。投入资金1.7亿余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市55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23.4万名学生受益。加强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群团组织协调配合,开展金秋助学、雨露计划、教育基金、慈善募捐等捐资助学活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李垚秋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南充市三管齐下打好控辍保学“组合拳”

2020-01-13 08:48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南充市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切实履行地方政府控辍保学主体责任,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发展质量、落实帮扶政策等举措,打好控辍保学“组合拳”,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完善工作机制,压实控辍责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县(市、区)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学校通过开展送法下乡、举办法制课堂、培训法律援助联系人等活动,利用知心姐姐信箱、聘用法制副校长、印制宣传册等方式,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教育引导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切实承担家庭责任。严格落实县级教育局班子成员包片区、机关干部包校、校长包学区、校行政包村、教师包户教育扶贫“五包”和控辍保学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的“六长”负责制,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要求,定期逐户开展排查,摸清辖区内适龄儿童就读情况。针对随迁、留守、残疾、贫困、学困等重点群体,初中重点学段,农村、边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等重点区域,强化动态监测,实行“台账式”管理,劝返辍学学生。

提高教育质量,夯实控辍根基。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围绕“城区挤乡村弱”现状,2019年投入资金10.8亿元,积极推进化解大班额、农村学校“改薄”项目建设等工作,已完成大班额化解项目19个,全面改薄项目142个、寄宿制学校项目32个、教师周转房项目47个。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学区化、“1+N”等方式,通过师资队伍共培、教学资源共享、学科研究共融、管理机制共建、特色品牌共创的“五共模式”组建办学联盟或教育集团,推行“名校+弱校”“名校+新校”捆绑式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行“县管校聘”,加大教师招录和培训培养力度。近三年,已妥善安置省属公费师范生550名、培训教师10万余人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3000余人。

落实帮扶政策,构筑控辍防线。深入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设立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临时救助基金,建立“奖、贷、助、补、减、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学致贫,不因贫辍学”。2019年,累计为11.9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9589.73万余元,为1779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临时救助基金1439.69万元。投入资金1.7亿余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市55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23.4万名学生受益。加强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群团组织协调配合,开展金秋助学、雨露计划、教育基金、慈善募捐等捐资助学活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