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委厅信息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吃下“定心丸” 注入“强心剂”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5-12 09:06 来源:《教育导报》 分享:
   

5月9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会上,省长尹力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五个部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19年工作;2020年目标任务及考虑;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聆听了省长尹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报告让他们振奋了精神,更增强了信心,坚信四川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省政协常委、教育委员会主任朱世宏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回应了社会各方关注关心的重大问题,是省委、省政府给全省各族各界人民交上的一份应对“疫情大考”“脱贫大考”“发展大考”的答卷。

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注意到,报告开篇就是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结,“四川疫情防控行动迅速、举措专业,防控工作成为全国的模范,作为一名四川人,我感到由衷地自豪。”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像吃了一颗‘定心丸’。”省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院长关立欣谈到,报告对今年经济发展目标有了一个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界定,对全省经济社会受到疫情的影响分析很透彻,可以看到措施很得力,指导方针也非常明确。

报告从9个方面对2019年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从10个方面提出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实在”“质朴”“精准”……不少代表、委员用这样的词汇来评价此次报告。

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丁任重认为,报告做到了“讲实话”:疫情防控举措清晰,对经济下行也不避讳;“鼓实劲”:指出了四川在困难面前的机遇和潜力,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空间较大,目标明确;“出实招”:从众多方面入手,以有实效的举措来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丁任重也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够更加关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以针对性的举措,让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能够留得下、稳得住、用得上。

“报告对于2019年工作存在的不足直指问题、直截了当,问题抓得准、抓得狠,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勇气、担当,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省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龚灏说,在2020年工作中,报告把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放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指出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直面当前的热点难题,彰显了对社会民生的极大重视。

省人大代表、白玉县城区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校长高鑫元说,报告对省情把握客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他特别关注报告中提到的民族教育部分,“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扩大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这点势在必行。”他认为,要让学前儿童过好语言关,需要在教师配置上给予倾斜,增加编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省政协委员、荣县东街小学工会主席李蜀秀说,当她看到报告里面提及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安心工程”时,“很激动,也很振奋。”在她看来,这是对基层教师非常利好的事情,也为各地教师队伍稳定注入一剂“强心剂”。李蜀秀多年来一直在教育一线。她说,这些年来,我省推行的教师周转房政策让很多老师有了安身之所,能够静心教书;同时,大力度地建设教师培训体系,让老师能够在专业发展上看到方向,看到未来。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教育厅总督学傅明,是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列席人员。与会期间,委员们对教育提出的建议他都详细记录。傅明说,教育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社会关注度高,代表、委员也一直非常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省政协教育委迅速就组织了针对线上教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的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助力教育各项工作的推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安心工程”。傅明认为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鼓舞,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更是责任和动力。教育厅将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构筑好四川教育的“鼎兴之路”,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教育力量。

(倪秀 杜蕾 何文鑫)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李垚秋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吃下“定心丸” 注入“强心剂”

2020-05-12 09:06 来源:《教育导报》

5月9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会上,省长尹力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五个部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19年工作;2020年目标任务及考虑;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聆听了省长尹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报告让他们振奋了精神,更增强了信心,坚信四川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省政协常委、教育委员会主任朱世宏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回应了社会各方关注关心的重大问题,是省委、省政府给全省各族各界人民交上的一份应对“疫情大考”“脱贫大考”“发展大考”的答卷。

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注意到,报告开篇就是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结,“四川疫情防控行动迅速、举措专业,防控工作成为全国的模范,作为一名四川人,我感到由衷地自豪。”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像吃了一颗‘定心丸’。”省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院长关立欣谈到,报告对今年经济发展目标有了一个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界定,对全省经济社会受到疫情的影响分析很透彻,可以看到措施很得力,指导方针也非常明确。

报告从9个方面对2019年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从10个方面提出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实在”“质朴”“精准”……不少代表、委员用这样的词汇来评价此次报告。

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丁任重认为,报告做到了“讲实话”:疫情防控举措清晰,对经济下行也不避讳;“鼓实劲”:指出了四川在困难面前的机遇和潜力,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空间较大,目标明确;“出实招”:从众多方面入手,以有实效的举措来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丁任重也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够更加关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以针对性的举措,让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能够留得下、稳得住、用得上。

“报告对于2019年工作存在的不足直指问题、直截了当,问题抓得准、抓得狠,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勇气、担当,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省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龚灏说,在2020年工作中,报告把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放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指出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直面当前的热点难题,彰显了对社会民生的极大重视。

省人大代表、白玉县城区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校长高鑫元说,报告对省情把握客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他特别关注报告中提到的民族教育部分,“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扩大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这点势在必行。”他认为,要让学前儿童过好语言关,需要在教师配置上给予倾斜,增加编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省政协委员、荣县东街小学工会主席李蜀秀说,当她看到报告里面提及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安心工程”时,“很激动,也很振奋。”在她看来,这是对基层教师非常利好的事情,也为各地教师队伍稳定注入一剂“强心剂”。李蜀秀多年来一直在教育一线。她说,这些年来,我省推行的教师周转房政策让很多老师有了安身之所,能够静心教书;同时,大力度地建设教师培训体系,让老师能够在专业发展上看到方向,看到未来。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教育厅总督学傅明,是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列席人员。与会期间,委员们对教育提出的建议他都详细记录。傅明说,教育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社会关注度高,代表、委员也一直非常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省政协教育委迅速就组织了针对线上教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的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助力教育各项工作的推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安心工程”。傅明认为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鼓舞,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更是责任和动力。教育厅将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构筑好四川教育的“鼎兴之路”,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教育力量。

(倪秀 杜蕾 何文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