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委厅信息

西华大学积极构建西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04-06 08:02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西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西部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际,在服务需求、三全育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四方面下功夫,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渐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

一、服务需求,推进“新X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立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服务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分类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又“上得来、撑得起、能出彩”的高素质人才。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结合新要求新精神启动历时近8个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新修订方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着眼未来人才需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构建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点的“新X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人才素质模型,每类人才素质模型包含3圈层、12项核心能力。对标国外名校、国内“双一流”高校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形成3环节融合、12大核心能力、3层级学校研究机制的“3123”人才培育架构体系。召开覆盖全校管理干部、教学骨干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会,更新理念、分析挑战、交流经验、统一认识,稳步推进“新X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110100”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精心设计1项全校性通识教育改革、建设具有西华特色的10个“新X科”一流专业、100门西华大学金课。

二、同行同向,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整合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系统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出10大育人体系,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入选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阵地作用,推动“课堂+实践+网络”思政课改革,“思政理论课实践”入选国家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专业。落实经费保障,设立课程思政建设经费100余万元,并遴选培育一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和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将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精心构建同向同行“大思政”格局,“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1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建立高校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主体“合理分工、互利互惠、责任共担”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培养过程多环节、多要素的协同。20206月开始,定期开展“国企大讲堂”活动。

三、产教融合,打造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培养体系

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坚持专业动态调整,主动布局新学科新专业。近2年,撤销服装与服饰设计等6个专业,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等14个本科专业。201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持下,组建航空航天学院,开办无人机、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四川航空航天产业所需的技术应用人才和中高端工程师。2019年,针对四川省应急领域人才缺口大、产业需求大的现状,与四川省应急管理部门共建应急学院,成为全省仅有的本科应急人才培养单位,填补该领域本科人才培养缺口。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与领军型企业深度合作,建成一批产学研基地、教学实训基地、工程实践基地。联合东电等大型企业开展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新文科”人才,与苏州富强科技(富纳智能制造学院)合作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工科”高端应用型人才,与四川省农业农村部门、四川省农机院等进行政产学研协同探索现代农业装备“一省一校一所”科教结合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农机领域“新农科”人才。与中航工业、国家电网、华为、科大讯飞、浪尖集团等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协同长安汽车、富士康集团、京东物流开设长安班、富士康班、京东班,构建起“国外—国内,政府—高校—企业”多主体参与、政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科教融合,搭建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培养平台

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育人机制,推进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0余个学科科研平台全部面向学生开放。探索设立师生共研项目,推出“西华杯”等创新支持计划,组织一系列学术交流与创新活动。设立西华学院拔尖人才新生入学选拔机制,拓宽创新型人才成长路径。出台《西华大学学生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试行)》,将学校认可的各类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累计与转换纳入“学分银行”进行管理,从评价机制上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每年投入上千万元资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