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指向是什么?学校劳动教育怎样有效实施?3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教育专家、全省21个市(州)的近400名教育工作者齐聚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参加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暨主题研讨活动,共同探索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通过专家讲座、成果展示、区域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区域劳动教育交流研讨,深化劳动育人研究,提高劳动教育实施水平和育人质量。
“全国两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要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受邀作主旨讲座。她通过上海市曹杨二中“情扫天下道种心田智创未来”劳动教育智慧、宜宾市宋家中学智能大棚种植劳育学科融合等鲜活案例,阐释了劳动教育要具有思政引领力、科技支撑力、社会协同力等战略方向和发展取向,以及深度学习、学科融合等劳育实践路径和创新导向。
优秀成果展示中,既有棠湖中学实验学校“莫闲园”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现场课观摩,又有传统工艺制作、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学科融合等劳动精品课展示等。区域经验交流中,成都市双流区、广元市利州区、泸州市江阳区依次作劳动教育经验报告,交流互鉴,共同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