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基石。青川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精准资助”为核心,创新构建“政策宣传有深度、资助过程有温度、资助育人有力度”的三维工作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政策宣传有深度:多维覆盖 精准触达
(一)四级联动用心用情。建立“县-乡-村-校”四级联动机制,依托“百名教师访千家”、“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走村入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宣讲资助政策、发放《资助明白卡》,确保家长“听得懂、用得上”。
(二)校内发力入脑入心。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组织政策宣讲、知识竞赛,推动资助政策“入脑入心”。
(三)数字赋能走深走实。利用“村村响”广播、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平台,及时推送政策要点解读、申请流程指南,实现政策信息“指尖可达”,让外出务工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
二、资助过程有温度:智慧协同 暖心守护
(一)部门协同精准认定。教育、民政、财政、残联等八部门协同,出台《青川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青川县困难学生救助工作的通知》,打破数据壁垒,自动推送资助名单,实现“数据代跑、学生免跑”,确保“应助尽助”。近三年,发放政策性资助金约3397万元,惠及学生5.16万余人次;发放县级救助金268.7万元,帮扶困境儿童 1959人次;学费奖补103.6万元,惠及 59人。
(二)社会聚力暖心圆梦。深化与公益组织的合作,构建“奖、助、贷、补、减”“五位一体”资助体系。2022年至今,发放社会资助金约771万元,资助学生2377人次;持续开展“青川幸福行”送温暖活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红包 14.4万元,惠及48人次;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办理助学贷款2765.2万元,助力 2547人圆大学梦。
三、资助育人有力度:赋能成长 反哺接力
(一)心理护航励志。建立困难学生心理档案,设立“阳光成长工作坊”,提供“一对一”、“一对多”陪伴关怀、情感支持与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正视困难、磨砺意志,将关注点从“经济匮乏”转向“能力提升”与“未来发展”,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的坚定信念。
(二)综合实践砺能。将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作为受助学生的“隐形必修课”,常态化开展“一木环保公益研学”、“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及“211”感恩教育活动(2次主题班会、1次演讲、1封手写感谢信),培育受助学生爱党爱国、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品质。近年来,全县教学成绩持续攀升,2024年高考再创新高:文考一本上线42人,超额完成市定目标168%(完成率同比提升48%);本科上线186人,超额完成市定目标142%,(完成率同比提升27%)。
(三)榜样引领励行。建立“优秀受助学子校友库”,选树典型,讲好励志故事,广泛宣传其感人事迹和奋斗精神,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设立“善循环助学金”,鼓励参与勤工助学、“慈善一日捐”、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培育“受助-自助-助人”的价值认同。据不完全统计,青川已有近百名受助学子学成归来,服务各条战线,为家乡建设献智出力。
目前,青川县已初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资助育人良性循环;未来,资助中心将持续优化“深度·温度·力度”三维资助体系,拓宽社会参与渠道,为广大学子铺就更宽更广的成才之路,让资助工作真正成为学子扬帆远航之翼、成就梦想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