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市州区县动态

成都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博物馆里解锁文化成长新体验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11-14 08:36 来源:教育导报 分享: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1月12日至14日,成都市中小学迎来首个秋假,不少青少年选择走进博物馆这一“社会大课堂”,在皮影戏表演、志愿讲解、动手操作中感受历史文化,实现“学中玩、玩中学”。

11月12日,成都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皮影戏表演区,成都博物馆的原创皮影戏《锦城奇旅》刚刚开演,幕布前便坐满了聚精会神的小观众。灯光亮起,憨态可掬的陶俳优俑、流光溢彩的镂空鎏金香囊、威武沉稳的石犀纷纷“复活”,通过灵动的皮影造型和跌宕的剧情,向观众讲述着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通过皮影‘开口说话’。”来自成都市金牛区王贾桥小学四年级学生伍馨悦说,皮影戏里的文物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让大家记住它们的故事,这让她深刻体会到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以前在课本里学过这些文物,今天看到它们‘活’起来,感觉历史变得特别亲切。”

在“中国皮影展”展厅,成都博物馆小小宣讲员、成都市弟维小学四年级学生叶玉宁正站在展柜前,向围观的观众细致讲解:“成都皮影属于我国西南的川滇影系,大多选用牛皮制作……”叶玉宁告诉记者,平时周末来讲解,时间相对紧张,秋假给了自己更多实践机会,现在讲解越来越熟练,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我还规划好了秋假后面几天的安排,接下来要去武侯祠作讲解。作为成都人,我有义务把家乡的文化讲给更多人听。”

成都博物馆的社教区内,一场以盐为主题的手工体验课同样人气高涨。研学讲师张星星一边引导孩子们操作不同浓度盐水的实验,一边向大家科普:“成都平原的井盐生产始于战国末期,李冰任蜀郡太守时开凿了广都盐井。”他将制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与人体健康知识相结合,让孩子们直观了解盐的重要性。

“这个秋假特别有意义!”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陈女士全程陪伴孩子参与手工体验,她欣慰地说:“上午我们去了杜甫草堂和宽窄巷子,下午来博物馆,孩子既放松了身心,又深入了解了历史文化,增进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为迎接首个秋假,成都博物馆精心策划了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挖掘天府文化内涵。“实施春秋假制度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成都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教育专员蒲卓娅表示,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动将公共教育职能与惠民服务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了解天府文化、学习蓉城历史的优质平台,让同学们在社会大课堂中收获成长,让文化传承薪火不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成都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博物馆里解锁文化成长新体验

2025-11-14 08:36 来源:教育导报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1月12日至14日,成都市中小学迎来首个秋假,不少青少年选择走进博物馆这一“社会大课堂”,在皮影戏表演、志愿讲解、动手操作中感受历史文化,实现“学中玩、玩中学”。

11月12日,成都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皮影戏表演区,成都博物馆的原创皮影戏《锦城奇旅》刚刚开演,幕布前便坐满了聚精会神的小观众。灯光亮起,憨态可掬的陶俳优俑、流光溢彩的镂空鎏金香囊、威武沉稳的石犀纷纷“复活”,通过灵动的皮影造型和跌宕的剧情,向观众讲述着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通过皮影‘开口说话’。”来自成都市金牛区王贾桥小学四年级学生伍馨悦说,皮影戏里的文物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让大家记住它们的故事,这让她深刻体会到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以前在课本里学过这些文物,今天看到它们‘活’起来,感觉历史变得特别亲切。”

在“中国皮影展”展厅,成都博物馆小小宣讲员、成都市弟维小学四年级学生叶玉宁正站在展柜前,向围观的观众细致讲解:“成都皮影属于我国西南的川滇影系,大多选用牛皮制作……”叶玉宁告诉记者,平时周末来讲解,时间相对紧张,秋假给了自己更多实践机会,现在讲解越来越熟练,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我还规划好了秋假后面几天的安排,接下来要去武侯祠作讲解。作为成都人,我有义务把家乡的文化讲给更多人听。”

成都博物馆的社教区内,一场以盐为主题的手工体验课同样人气高涨。研学讲师张星星一边引导孩子们操作不同浓度盐水的实验,一边向大家科普:“成都平原的井盐生产始于战国末期,李冰任蜀郡太守时开凿了广都盐井。”他将制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与人体健康知识相结合,让孩子们直观了解盐的重要性。

“这个秋假特别有意义!”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陈女士全程陪伴孩子参与手工体验,她欣慰地说:“上午我们去了杜甫草堂和宽窄巷子,下午来博物馆,孩子既放松了身心,又深入了解了历史文化,增进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为迎接首个秋假,成都博物馆精心策划了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挖掘天府文化内涵。“实施春秋假制度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成都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教育专员蒲卓娅表示,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动将公共教育职能与惠民服务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了解天府文化、学习蓉城历史的优质平台,让同学们在社会大课堂中收获成长,让文化传承薪火不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