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市州区县动态

成都市新都区:“假日驿站”乐了“一老一小”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8-11 0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
   

“婆婆快走,咱们各自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周末到了,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石林村11岁女孩黄政蕊像往常一样招呼着奶奶,她要去“假日驿站”学习书法课程,奶奶则去老年活动中心跳健身操。

在石林村,像黄政蕊和奶奶一样的“学伴”并不在少数。近年来,石林村大力推进“一老一小”金色全龄友好的“七彩社区”建设,“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温馨场景正在这个美丽恬静的村落上演。

石林村位于新都区石板滩街道东侧,由于距离新都城区和成都市区较近,村里年轻人多会选择进城务工,该村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少多,壮年少”的特征。因此,如何让石林村成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全龄友好社区,成为该村绕不开的发展问题。

此时,村上有一位“成都好人”张义洲,他的提议为石林村构建全龄友好社区提供了方案参考。

“针对老年人,我们可以开展科普、防诈骗等主题讲座,组织老年人进行歌舞、手工等有益身心的活动;针对少年儿童,我们可以在社区(村)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实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张义洲说。

张义洲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为服务好“一老一小”群体,石林村集结各方力量,于2022年3月建成“假日驿站”,同年12月完成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随着两项民生工程落地,“一老一小”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暖心力量。

仅仅依靠村里的资源,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受教育需求。石林村驻村选调生冯波和魏爱松觉得,利用各自的高校资源开展校地合作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4年,在冯波和魏爱松的联络协调下,石林村和高校的“双向奔赴”开始了。当年暑期,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春晖志愿服务队来到石林村,围绕当下农村社区普遍面临的卫生环境、老年人生活保障、电信诈骗等问题,为村里老年人带来系列科普讲座。

今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后勤保障部来到石林村,与村委会签署共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议。根据规划,未来,该校的大学生将在此开展农事实践、知识反哺等活动,在劳动中感知乡土脉动,在交流中传递知识火种。

“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全龄服务体系,让每个年龄段的村民都能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乐、幼有所育。”石林村党委书记林望明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月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成都市新都区:“假日驿站”乐了“一老一小”

2025-08-11 0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婆婆快走,咱们各自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周末到了,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石林村11岁女孩黄政蕊像往常一样招呼着奶奶,她要去“假日驿站”学习书法课程,奶奶则去老年活动中心跳健身操。

在石林村,像黄政蕊和奶奶一样的“学伴”并不在少数。近年来,石林村大力推进“一老一小”金色全龄友好的“七彩社区”建设,“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温馨场景正在这个美丽恬静的村落上演。

石林村位于新都区石板滩街道东侧,由于距离新都城区和成都市区较近,村里年轻人多会选择进城务工,该村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少多,壮年少”的特征。因此,如何让石林村成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全龄友好社区,成为该村绕不开的发展问题。

此时,村上有一位“成都好人”张义洲,他的提议为石林村构建全龄友好社区提供了方案参考。

“针对老年人,我们可以开展科普、防诈骗等主题讲座,组织老年人进行歌舞、手工等有益身心的活动;针对少年儿童,我们可以在社区(村)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实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张义洲说。

张义洲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为服务好“一老一小”群体,石林村集结各方力量,于2022年3月建成“假日驿站”,同年12月完成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随着两项民生工程落地,“一老一小”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暖心力量。

仅仅依靠村里的资源,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受教育需求。石林村驻村选调生冯波和魏爱松觉得,利用各自的高校资源开展校地合作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4年,在冯波和魏爱松的联络协调下,石林村和高校的“双向奔赴”开始了。当年暑期,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春晖志愿服务队来到石林村,围绕当下农村社区普遍面临的卫生环境、老年人生活保障、电信诈骗等问题,为村里老年人带来系列科普讲座。

今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后勤保障部来到石林村,与村委会签署共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议。根据规划,未来,该校的大学生将在此开展农事实践、知识反哺等活动,在劳动中感知乡土脉动,在交流中传递知识火种。

“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全龄服务体系,让每个年龄段的村民都能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乐、幼有所育。”石林村党委书记林望明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