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旅游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谋划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四强化”为抓手将主题教育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强化明德映初心,不断健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学校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着力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为此,学校制定了《四川旅游学院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四川旅游学院“十育人”“特色育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已制订了《四川旅游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全校遴选 “大学生活动中心”等10个学校立德树人基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22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试点改革,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二是强化锤炼守初心,坚持高质量党建促育人。学校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与主题教育、基层党建紧密结合,组织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举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观影活动、“干干净净迎国庆,同心共建文明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成果展、 “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共筑中国梦”主题橱窗展等;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契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破解党务和业务“两张皮”问题,推动党支部建在最活跃的“细胞”上,培育创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人”54名。
三是强化课程滋养初心,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学校坚持“八个相统一”方针,不断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教学体系建设上,探索推广“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文化滋养、实践养成”的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制定教学工作规范,坚持校、院、教研室分级集体备课制度,着力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推动混合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到账170余万科研经费滋养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环节上,积极推进微课、慕课建设,着力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提升学生获得感。
四是强化应用支撑初心,打造产教融合智慧就创业平台。学校制定了《四川旅游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行动方案》,以四川为轴心、以大旅游产业为取向,形成“融汇地方,融通行业,融贯科研,融聚群校,融合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充分利用中央专项资金250万元打造了产教融合智慧就创业平台,师生在省市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在2019年“建行杯”第五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决赛中,学校获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4项的优异成绩。在四川省第七届“导航名师”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决赛中,1名老师获一等奖,突出了应用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