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构建“优化‘一校两附院’管理体制 三结合推动医教协同育人改革创新”新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人才资源支撑,为医卫类高职院校提供可借鉴的“川康”模式。
构建“三共”育人机制,医教结合,培养有厚度的学生。共建育人体系。建立党委运行规则,凝练“仁济+”党建工作品牌,以思政工作队伍能力提升为重点,凝聚全员育人合力,以校院融合为载体,夯实全方位育人基础,将“大仁求学、大医济人”校训贯穿育人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校院协同育人功能。共筑育人保障。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各环节,建立党建业务相融共进“四双”工作机制,实施党建和学术带头人“双培育”,开展党建查房,落实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培养,开展思政“精彩一课”教学比赛,将协同育人作用发挥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必考题”。共享育人资源。学校的科普基地、思政实践基地、培训基地,为附属医院提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医学技能鉴定等服务。附属医院的劳模工作室、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为学生岗位体验、临床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服务,实现双向互动共发展。
拓展“123”育人平台,岗课结合,培养有精度的工匠。探索一条协同育人路径。坚持将医疗资源与教学资源、临床病例与教学案例、临床环境与教学环境、医院文化与学校文化贯穿融合到教学全过程,将关键能力培养与临床要求、课程内容与工作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在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一体化推进。开辟两个协同育人阵地。依托附属医院规培体系,建成5个“院中校”临床实训基地和2个毕业生规培带教基地。依托学校实验实训资源,建成“校中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2个科研中心,提升协同育人实践实效。搭建“三岗”协同育人链条。坚持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以脱产集中岗位体验为主要形式的“识岗”、以课余时间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的“试岗”和临床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实岗”实践教学体系,反复锤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
传承“两大”育人理念,德能结合,培养有温度的医者。全覆盖浸润式培育爱国为民的“大仁”情怀。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立“核心价值观进头脑、党史文化进校园、行业文化进专业、红色文化进班级、工匠精神进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开办“研习社”“青马社”等思政社团,增强人文价值引领。四阶段递进式锻造敬业精术的“大医”精神。新生以入学适应为目标,开展医德启蒙教育,一年级以形成初步的医德认知为目标,培养文明医学生,二年级以培养准卫生职业人为目标,塑造敬畏生命等职业特质,三年级以培养岗位职业素质为目标,升华医德认知。近年来,学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上千名“德技双馨”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