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高等学校动态

“文游中国”大课堂走进眉山三苏祠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9-29 11:06 来源:四川开放大学 分享:
   

9月28日,国家开放大学“文游中国”大课堂走进四川眉山三苏祠,成功举办“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何以为苏轼”沉浸式直播教学。本次活动由国家开放大学人文学院牵头,四川开放大学承办,眉山开放大学协办,眉山开放大学直属教学点与成都开放大学共同参与,是开放大学体系推动人文教育数智化转型、以数智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

本次教学以“一镜到底”技术串联三苏祠七大核心场景,实现“移步换景、景随讲动”的沉浸式体验。教学团队将前厅楹联、飨殿匾额、快雨亭书法、来凤轩家书、披风榭竹韵、式苏轩雅集等文物场景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场景解读+文物实证+文史互证”的创新模式,打破传统课堂空间局限,展现开放大学“智能+人文”融合教学的新范式。

活动深度挖掘三苏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家学传承中感悟文化自信。通过苏轼书画赏析、西园雅集场景叙述、东坡美食制作等环节,将文学经典、艺术美学与生活哲学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直播同步在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播出,这是四川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共建的课程资源首次亮相该国家级平台。直播期间,社会各界在线学习人数突破4万人次,互动留言和点赞超8000条。眉山教学点学生反馈:“在苏轼手植银杏树下聆听其生平,真正理解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命智慧。”教学生成的直播资源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本次直播是开放大学体系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教学团队与三苏祠博物馆紧密合作,开发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教融合路径,不仅提升了眉山作为“千载诗书城”的文化影响力,也为全国文博场馆的教育功能开发提供了新型示范。

四川开放大学未来将继续深化“文游”相关教学品牌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中华文脉的当代传承,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开放大学力量。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文游中国”大课堂走进眉山三苏祠

2025-09-29 11:06 来源:四川开放大学

9月28日,国家开放大学“文游中国”大课堂走进四川眉山三苏祠,成功举办“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何以为苏轼”沉浸式直播教学。本次活动由国家开放大学人文学院牵头,四川开放大学承办,眉山开放大学协办,眉山开放大学直属教学点与成都开放大学共同参与,是开放大学体系推动人文教育数智化转型、以数智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

本次教学以“一镜到底”技术串联三苏祠七大核心场景,实现“移步换景、景随讲动”的沉浸式体验。教学团队将前厅楹联、飨殿匾额、快雨亭书法、来凤轩家书、披风榭竹韵、式苏轩雅集等文物场景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场景解读+文物实证+文史互证”的创新模式,打破传统课堂空间局限,展现开放大学“智能+人文”融合教学的新范式。

活动深度挖掘三苏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家学传承中感悟文化自信。通过苏轼书画赏析、西园雅集场景叙述、东坡美食制作等环节,将文学经典、艺术美学与生活哲学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直播同步在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播出,这是四川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共建的课程资源首次亮相该国家级平台。直播期间,社会各界在线学习人数突破4万人次,互动留言和点赞超8000条。眉山教学点学生反馈:“在苏轼手植银杏树下聆听其生平,真正理解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命智慧。”教学生成的直播资源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本次直播是开放大学体系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教学团队与三苏祠博物馆紧密合作,开发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教融合路径,不仅提升了眉山作为“千载诗书城”的文化影响力,也为全国文博场馆的教育功能开发提供了新型示范。

四川开放大学未来将继续深化“文游”相关教学品牌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中华文脉的当代传承,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开放大学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