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名为“心连接,新伙伴”的校园社交关系融合课堂在广汉市七一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广汉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旨在通过“人际困扰分析”、“矛盾情景模拟”、“自我认识评估”等互动环节,有效增强了七年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校园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学校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生动实践,也是其通过“三抓”举措系统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
抓政策引领,构建系统工作格局
学校着力构建“顶层设计+精准施策”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预防、筛查、干预、跟进”四步标准化流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生一策”动态心理档案,每学期实施两次全覆盖心理筛查,并启动了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三方联动的跟踪机制。专项经费的投入保障了心理辅导室的升级改造、专业课程研发及特色活动开展,实现了硬件软件同步达标。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制度健全、流程清晰、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全年心理筛查覆盖率与重点关注学生干预跟进率两个100%,标志着该项工作从过去的“零散开展”迈入了“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抓队伍建设,打造专业育人团队
学校致力于打造“专业引领+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成立了校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并定期邀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及“逐光计划”驻校社工入校,开展“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团体辅导技巧”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教师已超过120人次。同时,组建了由“班主任+学科教师”构成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求其掌握“倾听、共情、引导”三项基础沟通技巧,将心理疏导有机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通过持续开展教研活动,不断丰富校本教材《初中生情绪管理指南》的内涵,在校园内营造了“人人都是心理关怀者”的浓厚氛围。
抓多方协同,搭建联动支持网络
学校积极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支持网络。在校内,精心打造“成长空间心理辅导室”,设立“心语信箱”与预约咨询通道,每日由驻校社工提供两小时的一对一辅导服务。面向家庭,每学期举办两场“家长心理健康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青春期心理特点、亲子沟通技巧等知识。对外,则建立“兼职教师+社区心理辅导员”转介机制,为需要专业介入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并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心理健康公益活动。截至目前,一个集“校内有辅导、家庭有指导、社会有支持”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发挥作用。
机构
新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
办公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