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清晨,万源市鹰背镇学校青年教师杨迎怀揣《分数混合运算》教案,踏上去百公里外宣汉县百节溪小学的路程。不久前,她凭此课摘得片区赛课桂冠,此次是去向对学校开展结对帮扶两年的“师傅们”寻求帮助,“精雕细琢”教案,代表学校出征市级赛事。
“两年前,市级赛课对我们来说是‘天边星’。”鹰背镇学校校长感慨。那时,这所偏远乡村学校的教师接触优质资源少,教学成效平平。转折始于2023年百节溪小学启动的“托底帮扶”行动。作为城区领航校,百节溪小学摒弃“送课就走”的短期模式,以“精准滴灌”思路为鹰背镇学校注入可持续动能。
帮扶首重“造血”。百节溪小学核心管理层携王洪名校长工作室资源定期蹲点,从学校三年规划到教学流程优化、教师考核制度设计,手把手指导鹰背镇学校建立科学管理体系。“以前开会光记笔记,现在懂得了每项制度背后的育人逻辑。”参与跟岗的鹰背镇学校教师说,管理“破冰”让学校运转效率提升了40%。
教研联动是帮扶的“强引擎”。两年来,百节溪小学骨干教师送课鹰背镇学校16堂次,将“问题链教学”“情境化课堂”等城区经验原汁原味送入深山;5场前沿教学讲座覆盖全学科教师,从核心素养解读到信息技术融合,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打破地理阻隔,开通“线上+线下”教研直通车,20余场次联合备课、观课议课常态化开展;教师互派更成为常态,12人次鹰背镇学校教师到百节溪小学沉浸式跟岗,从德育早餐到课后服务全程参与;百节溪小学管理骨干则驻点鹰背镇学校,最长一次连续蹲校近1月。
资源“活水”同步注入。百节溪小学开放校本课程库、优质课件资源超千份,捐赠的6万余元实验仪器、体育器材,让鹰背镇学校实验室和操场“旧貌换新颜”。两校学生还架起“书信桥”,山区孩子通过与“笔友”书信交流,了解城区校园生活,视野悄然拓宽。
深耕两年,成效渐显。鹰背镇学校教师队伍“破茧”,教师杨迎从“备课依赖教参”到片区夺冠、冲击市级奖项,另有3名教师先后在万源市赛课中斩获一等奖;学校管理跻身万源市先进行列;更关键的是内生动力被激活——如今,鹰背镇学校已能自主策划教研活动,教师开始尝试开发校本课程,从“等着帮”到“主动创”,这是最大的变化。
11月3日上午10时,百节溪小学教研室里,7位骨干教师围着杨迎的教案“挑刺”:“情境导入可结合山区孩子秋收体验”“小组讨论要明确分工卡”……两小时的“精磨”后,教案添了12处修改批注。返程时,杨迎握着U盘笑着说:“现在心里有底了!”
这场跨越县界的“磨课”与帮扶,无疑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生动样本。当百节溪小学的“精准滴灌”遇上鹰背镇学校的“思变求新”,不仅催生出市级赛课的“金课堂”,更探索出一条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穿透山雾,照亮每一个渴望成长的角落,滋养每一颗静待花开的心灵。
机构
新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
办公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