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目标,创新构建“课程体系化赋能、训练精准化赋能、资源协同化赋能”三维育人体系,推动安全教育从“知识认知”向“能力素养”转化。
课程体系化赋能,构建“双课协同”教学矩阵。充分整合挖掘《生命·生态·安全》教材资源,打造19个安全知识精品课程,涵盖课间活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动态更新安全教育阵地,利用教室内外墙建设“班级安全微展馆”,设置“安全知识”“法治故事”专栏,实现安全教育场景化渗透。开发“急救技能17项通关课程”,创新实施安全技能晋级制度,构建“基础救护-场景应用-高阶急救”三级培养链,形成“学习-实训-提升”闭环,有效提升学生安全素养。
训练精准化赋能,推行“全员闯关”技能进阶。组建由消防员、医生、校警构成的专业讲师团,通过国旗下课堂、学科渗透等场景,分年级开展理论讲授与模拟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术、烧伤烫伤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模拟、紧急事故逃生避险等。并通过设定“铜盾(基础技能)+银盾(场景应用)+金盾(高阶急救)”晋级体系,实施“动态升降级”管理,开展“技能过关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
资源协同化赋能,打造“三位一体”育人生态。探索构建家校社资源联动,创新建立“课程渗透-管理融合-实践育人”联动机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安全教育生态体系。与县红十字会共建急救认证基地,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参与“生命守护”培训,实现参培教师获救护员资质认证;与县消防大队共建实训基地,搭建“情境+实战”平台,开发消防逃生、应急避险等沉浸式教学场景;定期邀请相关专业领域家长组建课程智库,协同开发“居家安全”“外出安全”等特色课程,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育人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