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3日,成都七中举办2025-2026学年德育研讨会,以“严格而不死板,宽松而不放任”为主题探讨学校德育“宽与严的育人艺术”。
“严格而不死板,宽松而不放任”源于上世纪40年代成都七中老校长张佐时治校时对学校采取的管理原则。而今跨越80载,“育人如何处理宽与严的尺度?”仍然考验着当下的教育智慧。本次研讨会在此主题下,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享、圆桌论坛、年级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深入探讨。
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建武分享了《物质丰裕时代的德育逻辑》报告;北京中学教师向新良讲述了《“三驾马车”式班级文化体系构建:我的思考与实践》班主任实践思考;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分享了《摒弃“优绩主义”的傲慢》,为研讨会讨论“严格而不死板,宽松而不放任”打下基础,强调教育价值观正确,才会知道宽与严的边界与选择。
“当严格源于对学生发展的深切关怀,宽松源于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充分尊重,我们在宽松与严格之间的每次选择,都是基于教育的初心和对孩子真诚的爱,我们就能够超越机械的规则和教条,真正达到教育的艺术境界。”成都七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翼在解读研讨会主题时说。
研讨会还聚焦宽与严的育人实践,邀请来自成都七中两校区的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分享“宽与严”在育人管理、实践中的案例与经验。“哪些词能代表学校德育的灵魂?治学是严还是宽?”“向上”“保持好奇心”“氛围”“自主”……圆桌论坛上,教师、学生与校友代表纷纷回答,讲述自己心中对成都七中德育体系的感受和认识。
成都七中两校区行政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博士教师、2025暑期新入职教师、学生公寓管理团队代表、国际部管理团队及班主任、成都七中教育集团领办学校及友好学校代表约300人线下参会,成都七中网校远端学校和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通过网络直播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