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战线动态 >> 基层学校动态

川剧、峨眉武术、彝族月琴都来了,60余所学校开启非遗开学第一课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9-18 08:32 来源:川观新闻 分享:
   

9月16日,彭州市隆丰小学开展了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剧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川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芸走进校园,与隆丰小学的师生,共同展示“唱念做打”基本功、与“手眼身法步”表演技法,“三代同台”呈现出非遗川剧的蓬勃生机。

正值开学季,成都、凉山、绵阳等四川省60余所学校陆续开启非遗开学第一课。川剧、峨眉武术、彝族月琴、剪纸等丰富多彩的非遗课堂,让民族文化浸润校园,在传承中焕发生机。

当天,成都市双流区永安小学的剪纸课上,学生们巧手翻飞,刀锋游走间一张张红纸摇身成为一幅幅民俗艺术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的学生们正在练习峨眉武术,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嘿哈”之声铿锵有力。而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的月琴老师,指导学生们拨动琴弦,古老的彝族乐器奏出悠扬的民族韵律。

今年5月,由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和四川省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在成都启动。该项目把前期凉山州成功实践的“非遗校本课程”创新模式带到四川全省,将有数十万名师生受益。

秋季学期伊始,该项目打造的首套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指导用书正式投入使用。指导用书历时3年打造,覆盖彝族月琴、彝族口弦、藏文书法等课程,打破非遗传承“口传心授”的局限,为非遗教学提供标准化支撑。

刘芸受聘“川剧”课程建设专家,负责非遗教学指导用书的研究、编写与师资培训指导工作。她说:“川剧对基本功要求严格,一个眼神、一个指尖动作都要精益求精。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专家团队为川剧进校园所编写的指导用书,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非遗传承之路也能越走越稳。”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月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川剧、峨眉武术、彝族月琴都来了,60余所学校开启非遗开学第一课

2025-09-18 08:32 来源:川观新闻

9月16日,彭州市隆丰小学开展了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剧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川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芸走进校园,与隆丰小学的师生,共同展示“唱念做打”基本功、与“手眼身法步”表演技法,“三代同台”呈现出非遗川剧的蓬勃生机。

正值开学季,成都、凉山、绵阳等四川省60余所学校陆续开启非遗开学第一课。川剧、峨眉武术、彝族月琴、剪纸等丰富多彩的非遗课堂,让民族文化浸润校园,在传承中焕发生机。

当天,成都市双流区永安小学的剪纸课上,学生们巧手翻飞,刀锋游走间一张张红纸摇身成为一幅幅民俗艺术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的学生们正在练习峨眉武术,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嘿哈”之声铿锵有力。而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的月琴老师,指导学生们拨动琴弦,古老的彝族乐器奏出悠扬的民族韵律。

今年5月,由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和四川省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在成都启动。该项目把前期凉山州成功实践的“非遗校本课程”创新模式带到四川全省,将有数十万名师生受益。

秋季学期伊始,该项目打造的首套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指导用书正式投入使用。指导用书历时3年打造,覆盖彝族月琴、彝族口弦、藏文书法等课程,打破非遗传承“口传心授”的局限,为非遗教学提供标准化支撑。

刘芸受聘“川剧”课程建设专家,负责非遗教学指导用书的研究、编写与师资培训指导工作。她说:“川剧对基本功要求严格,一个眼神、一个指尖动作都要精益求精。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专家团队为川剧进校园所编写的指导用书,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非遗传承之路也能越走越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