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后疫情背景下助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建议》(第637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免费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等建议
近年来,我厅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免费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力度。从2017年起,陆续建成四川公共招聘网、“四川e就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以及四川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面向高校、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免费开放注册使用,提供网络招聘双选、毕业生简历投递、招聘信息发布、政策法规宣传、人才量表测评、职业指导服务等功能,针对高校毕业生、企业等不同对象以及创业、失业等不同场景提供一站通办服务。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奖励支持力度。今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十个方面提出36条重要政策举措,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大学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二、关于“加强招聘服务网站建设及相关扶持政策宣传”建议
一是加强省级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将四川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考虑,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需要,正在进一步扩展平台招聘资源汇聚、部省校三级联动、岗位信息精准推送等功能。二是加大就业服务平台推广。通过网络招聘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用人单位注册使用国家和四川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今年,我省举办2场省级网络专场招聘活动,累计3198家用人单位参加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8.96万个。提高毕业生注册使用率,截至5月中旬,已有16.21万名毕业生注册使用四川平台,在线投递简历15.15万次。三是常态化做好政策宣传。近年来,我们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每年开展“人社厅(局)长进校园”活动,广泛宣传促就业相关政策。每年共同汇总整理促就业政策清单,利用四川e就业、四川人社、当地公众号等平台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和用工单位精准投送就业创业政策。同时印制助企纾困稳就业政策明白卡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页,组建宣传小分队,采取“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门”等方式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手册和服务指南并答疑解惑。
三、关于“引导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建议
一是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充分发挥人社专员作用,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指导,引导企业科学设置招聘条件,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确保劳动者招得进、留得住。二是开展就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形势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紧迫感和内生动力,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同时,加大基层就业政策宣讲和典型事迹宣传,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一线、到部队建功立业。2022年,举办四川省202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并在今年深入高校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巡讲。组织评选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一线就业。三是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服务指导体系,鼓励支持高校在低年级开设以学业指导、生涯规划为主的课程,高年级开设以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为主的课程,建立健全校内逐级服务指导制度,指导各高校建立多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将就业指导端口前移至新生入学,引导毕业生尽早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建立合理的求职期望值,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
下一步,我厅将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平台功能,加强平台的推广应用,做好政策信息的精准推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配合有关省级部门着力转变用人单位人才观,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感谢您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