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800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3-05-31 10:28 来源:办公室 分享:

李红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政府“搭台破局”高效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的建议》(第800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政府“搭台破局”高效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的宝贵建议,正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厅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鼓励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所在行业、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重点发展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的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宏观调控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职业学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需要,新设支撑现代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专业;加快推进装备制造、建筑工程、轻纺制造、金融财会等专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近三年,增设先进制造业、“一老一小”等符合四川产业结构发展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点1824个,撤销停办与产业匹配度不高、过时过剩的专业点902个,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契合度不断提高。

二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2020年,教育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科技厅四部门联动发力,首创校企“双激励”机制,校企共同开展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聚焦现代工业急需紧缺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先后立项两批35个项目。依托示范项目,共建产业学院18个、实训基地80个、技术创新平台15个,三年来,累计新增提供学生实验、实训岗位上万个。

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指导职业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坚持破除“五唯”,突出教育教学工作量、岗位职责等要求,强化师德考评,注重教师能力贡献,分类评价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在2022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培训项目中设置产业导师特聘岗项目,安排岗位120个,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出台《四川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四是提升“双元”育人质量。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构建了“省级推进办—X证书联盟—试点院校”三级运行体系,形成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三级试点格局,组建19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盟,全省276所学校、692个专业参加294个证书试点,试点人数达52万,居全国第二。鼓励校企协同育人,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共有159家单位立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3家单位获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学生超过10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五是推动“园区+联盟”多元发展。组建多主体、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15个,集团内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103.98亿元、投入实训基地建设资金332.27亿元,校企联合开展科研项目4194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15亿元,8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数量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吸纳理事会成员168个,探索实践“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续推进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四川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聚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要求,将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深化产教融合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启动职业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工作,将职业教育资源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四川制造强省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同步规划、配置,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园区、企业、学校、专业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提高优质资源聚集度。推动建立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三张清单”的信息共享平台,畅通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人才供需信息网络,精准匹配岗位需求,通过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培养一批具备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构建部门联动创新、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机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机制,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省乡村振兴局、四川省税务局等部门的协作,制定激励政策举措,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相互掣肘的局面,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四川省教育厅

2023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