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2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3-06-02 10:29 来源:办公室 分享:

李秀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立产教联合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建议》(第202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立产教联合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宝贵建议,是深化产教融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厅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鼓励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所在行业、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重点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的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宏观调控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职业学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需要,新设支撑现代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专业;加快推进装备制造、建筑工程、轻纺制造、金融财会等专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近三年,增设先进制造业、“一老一小”等符合四川产业结构发展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点1824个,撤销停办与产业匹配度不高、过时过剩的专业点902个,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契合度不断提高。

二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2020年,教育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科技厅四部门联合开展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聚焦现代工业急需紧缺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先后立项两批35个项目,已投入资金8.625亿元。依托示范项目,共建产业学院18个、实训基地80个、技术创新平台15个,三年来,累计新增提供学生实验、实训岗位上万个。

三是强化“双元”育人。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构建了“省级推进办—级证书联盟—试点院校”三级运行体系,形成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三级试点格局,全省276所学校、692个专业参加294个证书试点,试点人数达52万,居全国第二。鼓励校企协同育人,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共有159家单位立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3家单位获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学生超过10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四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积极推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学过程与研发生产紧密对接提供实施平台。目前,全省有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00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4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同时,在合作企业设置“车间课堂”,由企业人员现场讲授课程内容,技能课程、工程素质提升课程,按照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规范进行现场教学。

五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指导职业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坚持破除“五唯”,突出教育教学工作量、岗位职责等要求,强化师德考评,注重教师能力贡献,实施分类评价。加强教师培训,在2022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培训项目中设置产业导师特聘岗项目,安排岗位120个,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四川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着力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教要素集聚和资源集约,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教育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启动实施四川省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分两批遴选培育15个左右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二是支持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双高计划”、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现代产业学院等为引领,支持建设一批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的能力。

三是支持建设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依托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园区(职教城),支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分专业分领域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公共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鼓励学校与合作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企业、学校实践中心,服务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

四是推动搭建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搭建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畅通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人才供需信息网络,精准匹配岗位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建立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双元教学、双元评价的培育机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在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

四川省教育厅

2023年5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