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开设“劳动扫除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提案提出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扫除课”,并细化了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成果展示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指导、启迪和帮助。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我省中小学校结合劳动课程、志愿服务、班级管理,在学生劳动扫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正如提案所说,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2021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为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谋划了方向,规划了路径。国家和省对劳动教育课程作了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对各学段劳动内容有明确的指导: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养成基本劳动习惯;初中注重培养劳动品质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普通高中注重培养劳动情怀和丰富职业体验教育;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劳动精神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普通高等学校注重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创业能力。我省根据国家要求,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落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各校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保障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小学校结合实际,细化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清单,均将扫除内容纳入了劳动实践的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加强教育教研,指导学校把“劳动扫除”作为劳动教育课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真实发挥劳动育人作用。一是在小学阶段,组织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扫除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扫除和垃圾分类,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是在中学阶段,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校园包干区域扫除,承担家庭日常扫除、烹饪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督导。加强劳动素养监测,把监测结果纳入督导内容。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衡量区域或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地方、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推动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支持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良好局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