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管理助力科学教育深入实施的提案》(第0408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科学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提案提及的基层学校实验室建设达标率低、实验教学“三开”落实不到位、实验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的确存在,提出的建议非常中肯。经认真研究,现将提案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加大教育装备经费投入,提升实验教学硬件配置水平
(一)关于“强化资金筹措力度,持续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加快推进实验室装备更新换代。配套专项资金,细化建设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规划建设创新实验室、数字实验室、探究实践空间等活动场所,保证建设质量”的建议。
近年来,财政厅年均安排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近80亿元,支持各地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内容包含实验室建设及实验仪器设备配置。据统计,近五年全省财政对中小学(幼儿园)投入高达6543.15亿元,占全省教育总支出的71%。全省各级财政对中小学(幼儿园)的投入不断加大,较好地支持了中小学(幼儿园)提升实验教学等硬件配置水平。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川教〔2024〕66号)要求,到2027年,教育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同时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补助资金支持中小学实验仪器设备更新升级。教育厅要求学校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添置、更新、维护教学仪器设备,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教育厅高度重视创新实验室、数字实验室、探究实践空间等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组织修订《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出台《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中小学实验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23〕186号),明确要求加强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省每所中小学校结合自身特色需求建成至少一个新型实验教学空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现行政策举措,加强调研,引导各地根据配备标准,统筹各类资金,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建设,持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二)关于“持续开展针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将中小学(幼儿园)专用教室和场所、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情况列入评价指标,督促各级各类学校用好财政资金,建好实验阵地”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已将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设置等资源配置情况纳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指标,明确要求小学、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达到2000元和2500元以上。下一步,教育厅将继续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为抓手,督促各地各校用好财政资金,建好实验阵地。
(三)关于“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动态监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装备配置和使用情况”的建议。
2025年2月,教育厅已建成并上线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可对教育装备配置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2024年,教育厅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成都、南充等9个市(州)开展调研,重点关注中小学实验室规范管理及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情况,并将调研结果在全省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工作总结会、全省教育装备暨实验教学工作会上进行通报。下一步,教育厅将加强培训指导,督促各地各校用好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监管学校教育装备配置和使用情况。常态化开展针对实验教学“三开”的专项调研,督促各地各校管好用好实验设备。
(四)关于“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参与建设工作”的建议。
教育厅支持社会资本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参与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条件改善。在每年举办的四川教育博览会上,动员参展企业积极捐赠,支持欠发达地区学校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另外,省教育基金会也在持续吸纳捐赠支持学校实验室建设。
二、优化岗位设置和机制体制,加强队伍建设
(一)关于“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编制单列,实行专人专岗,杜绝学校不愿设、教师不愿当的情况”的建议。
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根据中央明确的标准,以在校学生数为基数,统一核定各市(州)总量。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同时按照《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将一般性教学辅助(包含实验教师)和工勤岗位不再纳入编制管理范围,并相应降低教职工编制核定标准;对符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和教学辅助等服务,鼓励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纳入当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中小学实验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23〕186号)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实验课程开设情况,科学配置实验教师。
下一步,省委编办将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和深入基层调研等有利契机,指导市(州)、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变化、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切实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教育厅将结合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鼓励富余教师转岗,探索建立跨地区统筹调配教师资源机制,实现教师编制增减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适当补充实验教学辅助教师。
(二)关于“建立切实可行人才激励机制,保障实验室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健全实验室管理办法,将实验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建议。
为提高实验教师工作积极性,四川在全国率先设置正高级实验师职称,鼓励广大中小学实验师积极申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关于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中小学实验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23〕186号)要求,学校要合理核定实验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工作量,并纳入绩效考核,实验教师在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下一步,教育厅将结合年度工作安排和深入基层调研等契机,指导各地落实相关文件精神。
三、加强科技赋能管理的投入,引入数智技术建设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及AI考评系统
(一)关于“建立中小学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为一线教师提供实验教学全流程服务,为各级管理层提供统计分析数据,有效推动实验教学‘三开’”的建议。
教育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具备辅助一线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功能。今年将申请立项,进一步完善系统统计、分析等相关功能,构建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架构,实时掌握实验教学“三开”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支撑和支持。
(二)关于“建设智能化AI考评系统,通过视频录像和AI技术的结合应用,减轻教师人工评分的工作量,提高评分准确率”的建议。
我省印发了《四川省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考场建设指南》(川教技〔2020〕48号),指导各地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考场建设,规范各考点对实考全过程的监控、记录、评价。在今年举办的四川省第五届教育博览会上,教育厅举办了四川省初中物理教师科学素养展示活动,通过AI技术同步考评教师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让各市(州)装备部门了解AI技术在减轻人工评分工作量、提高评分准确率方面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鼓励各地建设AI考评系统,通过技术进步引领实验教学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11日
机构
新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
办公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