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991号提案的复函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7-25 10:2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蒲丹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四川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的建议》(第0991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省级统筹,完善制度机制。一是统筹管理新增专业。省级层面建立新增专业调控机制,限定高职学校每年新增专业数量,将办学条件监测指标达标情况纳入新增专业重要考量,积极引导各职业学校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尊重自身办学积淀开展专业增设工作。二是完善专业预警机制。持续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将全省布点多、招生规模大、毕业去向落实率低、市场需求饱和的专业列入省控专业名单,每年度进行动态调整,加大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引导力度。三是科学指导专业撤销。指导高职学校制订符合地区发展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设置规划,引导学校找准自身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应关系,加强专业建设,撤销停招与区域战略、学校定位、产业发展不相符的专业点。

(二)聚焦产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一是优化专业布局。2025年,我省共有108所高校(其中,高职学校87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设置高职专科专业点3120个,涵盖19个专业大类、87个专业类、483个专业,分别覆盖《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高职专科专业)100%的专业大类、89.7%的专业类和62.6%的专业,基本覆盖全省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急需领域。二是服务六大优势产业。围绕四川六大优势产业领域,全省高校专科核心专业布点数1297个,占比超41.5%,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契合度不断提高。三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省级整体统筹和高校自主自律相结合,“十四五”以来,新增职业教育专业点2688个、撤销职业教育专业点1597个,调整优化比例超30%,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供需适配。一是创新区域发展新模式。围绕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成都、德阳、宜宾等区域中心城市,依托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分两批打造15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入选国家级、总数居全国第二;联合体内校企已共建专业489个。二是探索产教资源融合新路径。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布局建立4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共同体数量占总数的95%,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1526门。三是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聚焦四川省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创新校企“双激励”模式,投入20亿元分批立项打造50个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校企共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人才培养方案261个和课程2700余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奖励荣誉83项。

二、下一步工作

我厅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多措并举,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持续优化专业布局。

(一)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出台《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从专业设置的条件要求、工作程序、指导监督等方面提出操作性政策指南,为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决策提供规范依据;组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专家组织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助力专业结构优化。

(二)加强专业规划。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对接国省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急需紧缺专业清单和限制撤销专业清单,实行动态更新,指导高职学校优化调整专业布局。

(三)推动产教资源共享。以“两翼”建设为抓手,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充分发挥省级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带动作用,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匹配度。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5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991号提案的复函

2025-07-25 10:2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蒲丹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四川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的建议》(第0991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省级统筹,完善制度机制。一是统筹管理新增专业。省级层面建立新增专业调控机制,限定高职学校每年新增专业数量,将办学条件监测指标达标情况纳入新增专业重要考量,积极引导各职业学校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尊重自身办学积淀开展专业增设工作。二是完善专业预警机制。持续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将全省布点多、招生规模大、毕业去向落实率低、市场需求饱和的专业列入省控专业名单,每年度进行动态调整,加大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引导力度。三是科学指导专业撤销。指导高职学校制订符合地区发展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设置规划,引导学校找准自身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应关系,加强专业建设,撤销停招与区域战略、学校定位、产业发展不相符的专业点。

(二)聚焦产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一是优化专业布局。2025年,我省共有108所高校(其中,高职学校87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设置高职专科专业点3120个,涵盖19个专业大类、87个专业类、483个专业,分别覆盖《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高职专科专业)100%的专业大类、89.7%的专业类和62.6%的专业,基本覆盖全省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急需领域。二是服务六大优势产业。围绕四川六大优势产业领域,全省高校专科核心专业布点数1297个,占比超41.5%,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契合度不断提高。三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坚持省级整体统筹和高校自主自律相结合,“十四五”以来,新增职业教育专业点2688个、撤销职业教育专业点1597个,调整优化比例超30%,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供需适配。一是创新区域发展新模式。围绕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成都、德阳、宜宾等区域中心城市,依托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分两批打造15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入选国家级、总数居全国第二;联合体内校企已共建专业489个。二是探索产教资源融合新路径。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布局建立4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共同体数量占总数的95%,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1526门。三是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聚焦四川省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创新校企“双激励”模式,投入20亿元分批立项打造50个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校企共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人才培养方案261个和课程2700余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奖励荣誉83项。

二、下一步工作

我厅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多措并举,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持续优化专业布局。

(一)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出台《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从专业设置的条件要求、工作程序、指导监督等方面提出操作性政策指南,为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决策提供规范依据;组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专家组织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助力专业结构优化。

(二)加强专业规划。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对接国省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急需紧缺专业清单和限制撤销专业清单,实行动态更新,指导高职学校优化调整专业布局。

(三)推动产教资源共享。以“两翼”建设为抓手,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充分发挥省级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带动作用,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匹配度。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