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740号提案的复函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7-28 10:3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陈冠夫委员:

您提出的《根据人口红利缩减调整中小学班额大小的建议》(第0740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一、关于建立学龄人口变化应对机制,优化学校布局

一是加强教育资源规划。印发《四川省学龄人口变化背景下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实施方案》,以“学位适配人口、学校贯通学段、学区统筹资源、市县共管结合、集团共享资源”的思路,指导市县及各学区对未来五年的学校布局调整进行了规划,指导各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方向。

二是开展基础教育学龄人口预测。成立由省教科院、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等专家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对 2024-2040年全省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开展入学需求预测,推动建立按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依托四川“智慧教育大脑”,以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数据为依据,整合学籍、教籍、学校三类基础数据资源,通过GIS地图直观呈现区域教育布局、师资配置、校舍利用等动态信息,绘制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地图。

三是优化学校布局。充分研判人口变化趋势,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变单设初中为贯通、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自2020年起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累计调整学校5000所、教学点4415个,学校集约化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资源,564所闲置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学点)转为教育实践基地、走教中转站、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周转房或交政府综合利用。

二、关于大班化改小班化问题

小班化教学并非简单的班额减少,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旨在从“学有所教”向“学有良教”迈进。这一模式能够更充分地挖掘小班教育的潜力,实现“关注每一个”的教育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实施“小班制”教学,意味着每一名学生都将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了区域内教育硬件条件。成都理工附小、成都锦官城小学等一批率先推行小班化教学改革,分利用教育资源潜力,提升教育整体质量。

三、关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们深化教师培育机制改革,出台教师培训实施意见及项目、资金、机构、学员、学分管理办法等“1+5”管理制度,建设15个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和165个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深化队伍改革,促进优质师资区域流动。以学区为单元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各县(市、区)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6.1%,其中骨干教师数占交流教师总数的29.59%。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走教支持计划,选拔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开展走教。

四、关于发展托育服务和开展老年教育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大力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地调整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实施公办园建设工程,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婴幼儿,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

老年教育发展方面。持续完善老年教育体系,在原有三级老年教育体系基础上,依托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将老年教育服务向基层延伸,建立完善“省—市(州)—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老年教育体系,建设“15分钟老年学习圈”。目前,全省县级以上老年教育机构291个,1238个社区学校以及遍布城乡的社区教育工作站(学习中心),提供老年教育学位8.34万个,开设课程28类2633个班次,线上线下在学老年学员约100万人。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发展老年教育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各地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组织激活社区、普通高校、文化场所、体育场馆、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开办老年学校,全省将新增老年教育学位2万个,满足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吸收您的有效建议,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调整,逐步降低中小学标准班额,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龄人口变化,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8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740号提案的复函

2025-07-28 10:3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陈冠夫委员:

您提出的《根据人口红利缩减调整中小学班额大小的建议》(第0740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一、关于建立学龄人口变化应对机制,优化学校布局

一是加强教育资源规划。印发《四川省学龄人口变化背景下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实施方案》,以“学位适配人口、学校贯通学段、学区统筹资源、市县共管结合、集团共享资源”的思路,指导市县及各学区对未来五年的学校布局调整进行了规划,指导各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方向。

二是开展基础教育学龄人口预测。成立由省教科院、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等专家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对 2024-2040年全省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开展入学需求预测,推动建立按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依托四川“智慧教育大脑”,以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数据为依据,整合学籍、教籍、学校三类基础数据资源,通过GIS地图直观呈现区域教育布局、师资配置、校舍利用等动态信息,绘制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地图。

三是优化学校布局。充分研判人口变化趋势,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变单设初中为贯通、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自2020年起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累计调整学校5000所、教学点4415个,学校集约化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资源,564所闲置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学点)转为教育实践基地、走教中转站、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周转房或交政府综合利用。

二、关于大班化改小班化问题

小班化教学并非简单的班额减少,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旨在从“学有所教”向“学有良教”迈进。这一模式能够更充分地挖掘小班教育的潜力,实现“关注每一个”的教育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实施“小班制”教学,意味着每一名学生都将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了区域内教育硬件条件。成都理工附小、成都锦官城小学等一批率先推行小班化教学改革,分利用教育资源潜力,提升教育整体质量。

三、关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们深化教师培育机制改革,出台教师培训实施意见及项目、资金、机构、学员、学分管理办法等“1+5”管理制度,建设15个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和165个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深化队伍改革,促进优质师资区域流动。以学区为单元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各县(市、区)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6.1%,其中骨干教师数占交流教师总数的29.59%。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走教支持计划,选拔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开展走教。

四、关于发展托育服务和开展老年教育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大力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地调整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实施公办园建设工程,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婴幼儿,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

老年教育发展方面。持续完善老年教育体系,在原有三级老年教育体系基础上,依托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将老年教育服务向基层延伸,建立完善“省—市(州)—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老年教育体系,建设“15分钟老年学习圈”。目前,全省县级以上老年教育机构291个,1238个社区学校以及遍布城乡的社区教育工作站(学习中心),提供老年教育学位8.34万个,开设课程28类2633个班次,线上线下在学老年学员约100万人。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发展老年教育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各地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组织激活社区、普通高校、文化场所、体育场馆、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开办老年学校,全省将新增老年教育学位2万个,满足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吸收您的有效建议,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调整,逐步降低中小学标准班额,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龄人口变化,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