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62号提案的复函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7-29 10:42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张雯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省的城镇日常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留住历史影像和文化记忆的提案》(第126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在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为了让学生了解四川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培养学生热爱四川、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四川、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可爱的四川》课程,并使用配套教材。

一、课程开设情况

2009年至2021年,《可爱的四川》作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在七年级上下学期开设,每周一课时,使用配套的《可爱的四川》教材;2021年调整为在四至八年级开设,其中,校内教学四至六年级每学期4课时,七、八年级每学期5课时;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原则上每生、每学年不少于1次,四至六年级共1至2天,七、八年级共3至4天。2023年,按照教育部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可爱的四川》作为研学实践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课时不变。

二、课程内容情况

2009年至2021年春季学期,《可爱的四川》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秀美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和谐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独特的地域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四川等;2021年秋季学期起,《可爱的四川》课程的以四川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红色之美”“发展之美”为主线,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精选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七至八年级)研学实践的课程资源。小学内容按照“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突出“点”的学习和实践;初中内容按照“以线串面”“点面结合”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配套教学资源情况

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开好《可爱的四川》课程,教育厅组织专业团队编写了《可爱的四川》教材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省教科院持续开展“课表式”网络教研,《可爱的四川》每学期开展6次;同时,通过教学案例评选、优秀课例展示等多种主题教研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您的建议,继续开好《可爱的四川》课程,及时修订完善教材,在教材中融入更多乡土文化内容。同时,指导学校结合研学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建筑、博物馆、文化馆等,激发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9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62号提案的复函

2025-07-29 10:42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张雯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省的城镇日常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留住历史影像和文化记忆的提案》(第1262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在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为了让学生了解四川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培养学生热爱四川、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四川、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可爱的四川》课程,并使用配套教材。

一、课程开设情况

2009年至2021年,《可爱的四川》作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在七年级上下学期开设,每周一课时,使用配套的《可爱的四川》教材;2021年调整为在四至八年级开设,其中,校内教学四至六年级每学期4课时,七、八年级每学期5课时;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原则上每生、每学年不少于1次,四至六年级共1至2天,七、八年级共3至4天。2023年,按照教育部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可爱的四川》作为研学实践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课时不变。

二、课程内容情况

2009年至2021年春季学期,《可爱的四川》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秀美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和谐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独特的地域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四川等;2021年秋季学期起,《可爱的四川》课程的以四川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红色之美”“发展之美”为主线,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精选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七至八年级)研学实践的课程资源。小学内容按照“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突出“点”的学习和实践;初中内容按照“以线串面”“点面结合”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配套教学资源情况

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开好《可爱的四川》课程,教育厅组织专业团队编写了《可爱的四川》教材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省教科院持续开展“课表式”网络教研,《可爱的四川》每学期开展6次;同时,通过教学案例评选、优秀课例展示等多种主题教研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您的建议,继续开好《可爱的四川》课程,及时修订完善教材,在教材中融入更多乡土文化内容。同时,指导学校结合研学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建筑、博物馆、文化馆等,激发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