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90期)眉山市青神县优化举措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19-12-27 15:48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眉山市青神县积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推进队伍建设系统化、科学化、课程化,建好“第一资源”,筑牢“重要基石”。

一、突出立德为首,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注重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同管理同考核,制定师德教育课程表,教师每年参加师德教育培训不少于10学时。抓实常规课程,学校政治业务学习坚持每周讲师德,把师德教育列为暑期校本培训必修课,突出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师德规范和政策文件学习,宣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开展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开发特色课程。举办2年一届的“青神县名师成长故事汇”活动,邀请县外名师作讲座,借鉴“他山之石”;邀请县内名师讲故事,汲取“身边营养”。坚持每年一期的“师德师风全员集中培训”,近年围绕“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专业成长、幸福教师”“打造一间幸福的教室”等主题,举办培训4期,全县1300名教师同时参训。

二是强化考核监管。严把入口关,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招考、引进考察内容,对新入职教师师德素养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严把评价关,在师德年度考核中实行“开门评议”,引入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对家长、学生、教师互评得分率低于60%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强化考核成果运用,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在教师资格注册、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选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全覆盖“开门评师德”,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师德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师德督查、学生评教、舆情搜集等机制,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将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坚持正确导向,营造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微信等平台开专栏、设专版,全媒体、全天候、全方位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每年宣传上100人次。突出师德为首,在绩效考核、晋职竞岗、评优选拔中,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条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优先考虑。开展“师德标兵”和各类优秀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教师立德树人,每年评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80多名,占一线教师数的10%

二、强化塑能为本,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水平

一是加强教育干部培养。抓住“关键少数”,重视培养干部,实施“名校长引领工程”,目前已评选两届知名校长6人,建立名校长工作室6个,吸纳全县32名校(园)长及特别优秀的教育干部为工作室成员。近三年,名校长工作室组织开展大型观摩活动9次,现场巡诊活动48次,举办校园长论坛13期。深入推进校地合作,积极利用高校优质资源,通过“送出去”培训,先后在多所师范类高校举办校园长和后备干部高级研修培训4期,培训校长和教育干部200余人次。近两年组织校级干部赴江苏南京、广东中山、山东临沂等开展“课题式访学”培训,培训82人次。

二是注重名师骨干引领。健全“县级名师—校级骨干—校本研修”三级培训机制。牵手高端资源,开展送培、交流,打造县级名师骨干团队;县级名师骨干面向校级骨干开展二级培训;校级骨干通过校本培训和教研辐射全体教师。近年来,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和县级主题培训,开展高校进修、访学研修、影子跟岗、返岗实践,培养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骨干教师92人、县级知名教师30人。成立学科(名师)工作室16个,吸纳县级名师骨干180余人,明确职责与任务,强化管理与考核,每年落实奖励资金30多万元,激励名师骨干发挥作用,通过示范引领、师徒结队、资源分享、走教送教,指导辐射县校骨干教师300余人。

三是强化新进教师培训。建立“以学年为周期不少于120学时、学习培训与岗位实践全程融合”的新教师培训模式。延长培训时间,改“短期集中培训”为“持续1学年的周期性培训”;精选培训内容,直接指向教育教学需求,学习培训与岗位实践全程融合;丰富培训形式,集中讲座、“一对一”名师指导、教学基本功自培自练等形式相互结合,在1个培训周期内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县级培训和不少于60学时的校本培训;强化培训考核,人人上考核汇报课,人人接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PPT课件制作等教育教学技能考核。

三、坚持改革增效,为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一是完善城乡师资交流制度。统筹制定教师交流轮岗年度计划,人员相对富余的学校安排教师交流到师资紧缺学校,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师资优秀的学校安排教师交流到薄弱学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安排薄弱学校安排教师交流到优质学校,跟师顶岗学习成长。强化考核,每年安排资金10多万元,奖励辐射作用好、学习成长快的交流轮岗教师。近3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235人次,占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1%,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131人,占交流总数的55%,各级各类优秀和骨干教师68人,占交流总数的29%

二是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深化职称晋升、岗位竞聘改革,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原则,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开展正高级职称推荐评审,拓展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晋升正高级职务2人,全市占比16.7%。农村任教满30年教师直接推荐评审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48人,农村教师不受岗位限制按年限晋升高一级岗位215人,激发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积极开展特级教师培养选拔工作,近年推荐评选省特级教师6名,全市占比11.76%

三是充分发挥绩效激励引领作用。建立教师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不断提升教师待遇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励全县教师爱岗敬业。2009年实施绩效工资以来,7次调整标准,增幅达62%2015年实施教育质量奖以来,3次调整标准,增幅达140%。鲜明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坚持有劳有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差异分配,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坚持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鼓励各层次不断进步,发挥每位教师的个性专长,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展现价值、享受成功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四川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