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创新推行教师“人人入队计划”,坚持将党支部建在团队,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确保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有效克服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
一、依托团队建立党的支部
一是选好双带头人。2013年,学校出台《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工作若干规定》,选好配强支部书记。目前,符合“双带头人”的教师党支部75个,已占专任教师党支部总数的90%以上;优化支部设置方法,先后组建5个研究所党支部。7个科研创新团队党支部,均已成为学校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度高、最具创新活力的基层党组织群体。将“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培与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融合,重视党建工作成效和业务水平能力,在新一轮中层领导干部集中调整换届,被提拔的53名中层领导干部中, 27位有党支部书记经历或党务工作经历,超过50%。
二是建好党建阵地。每年投入资金40万元,用于党支部阵地建设和创新组织活动,支持100余项创新党建活动项目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项目。将教研室、研究所建设和党员活动室建设统筹部署,鼓励科研团队将党的光荣传统和学科专业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党建文化。以全国“双带头人”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党支部工作室为引领,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遴选并高标准建设9个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持14个院级培育项目。
三是树好示范岗位。重视典型人物培育与示范效应发挥,在科研团队党支部设立专家服务岗、骨干示范岗和青年先锋岗等示范岗位,充分发挥示范岗位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先进示范作用。
二、依托团队开展党群活动
一是开展人人讲微党课。围绕“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五四精神,燃烧奋斗青春”“建军九秩,沙场点兵,筑梦军魂”“当前高校意识形态”等主题,坚持全覆盖的人人微党课,引导团队党员走上讲台,激励每一名师生党员的学习热情。截至目前,已有2部微党课作品全国高校支部风采展示活动。
二是开展党建专题活动。开展集中学习、书记专题党课、撰写读书笔记、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专题活动,借助雨课堂、网络课堂、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线上线下齐文共享互助学习,探索实践多维度立体式学习模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时效性。
三是开展师生共建结对。每周四下午不安排教学任务,推行单周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和双周组织生活制度,支持科研团队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学生共同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进师生情谊,培养科技精神。发挥团队优势特色,依托团队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石油工程大赛、校开放实验、四川省苗子工程、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强化实践育人。
三、依托团队建设一流学科
一是实施“双师四导”制(学术授业教师+育人引路导师,班导师+寝室导师+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学长导师)。通过教授面对面、主题班会、师生交心谈心、“同学共做”互监督等,推进科研团队全方位服务学生,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素养。
二是全面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按照“人人入队”“队队入院”思路组建科研团队,提高学术成果产出质量,创建并持续引领我国储层保护、欠平衡钻井、压裂酸化、天然气工程、海洋石油工程各项技术,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和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
三是实施“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计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成立世界上首个“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在南海进行的联合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加入“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建省深层超深层海相页岩气开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引才引智基地、天府新区新能源研究院等。2019年,全校新增科研项目1138项,合同金额5亿元,成果转化项目18项,合同金额553.6万元;授权国内专利969项,其中发明专利414项,获得15项美国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5项,师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性、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