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2020年第37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11-17 17:37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重要工作

彭清华在高校和企业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队伍建设

宜宾市南溪区构建“三三式”教师培训培养体系

川北医学院以“四力”建设为抓手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川南幼儿师专念好“三字诀”加强大思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资助】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把握“四个度”强化资助育人

甘孜州健全非义教资助政策圆贫困家庭学生大学梦

近视防控

广安市健全制度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

巴中市平昌县多措并举构筑学生近视防控网

【心理健康教育

成都市“四个结合”筑牢后疫情时期学生心理防疫战线

简讯

【重要工作】

彭清华在高校和企业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110日下午,中央宣讲团成员、省委书记彭清华前往四川大学和航空工业成飞民机公司,与师生代表、企业管理层及职工代表等面对面交流,向大家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他勉励大家按照中央部署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个人梦想同伟大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切实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自觉行动,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理图书馆报告厅内气氛热烈,40多名师生代表围坐一起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他们中既有专家教授、教学名师,也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在校本硕博学生。彭清华来到大家中间,与师生代表共同学习。座谈交流中,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介绍了学校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有关情况,来自经济学院、华西药学院、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师生代表先后发言,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学科专业、成长经历等畅谈学习全会精神的收获和体会,并就关心的问题踊跃向彭清华提问。

认真听取发言后,彭清华围绕深刻认识五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及重点任务等对全会精神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中央《建议》、紧扣四川实际、发挥高校作用,一一回答师生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提问。彭清华说,四川大学作为我省高校的排头兵,要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抓住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围绕建设“双一流”大学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川大学党委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管理服务全过程。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希望广大青年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奋斗坐标、校准人生航向,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的火热实践,让人生梦想和青春激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充分绽放。

随后,彭清华来到航空工业成飞民机公司,调研了解国产大飞机研发生产情况,并向企业职工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听说省委书记来宣讲全会精神,生产车间内的一线工人、技术骨干等纷纷围拢过来。彭清华与他们亲切交谈,着重解读了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这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并结合中央《建议》作出的具体安排,对下一步四川现代产业特别是航空制造业布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等作了介绍。

彭清华说,四川作为我国重要航空工业基地,航空制造业是我省最具比较优势和成长性的高端产业之一,在我省“5+1”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希望更多像成飞民机公司这样的明星企业,继续深耕四川这片沃土,大展身手、创新发展,共同擦亮四川航空制造的金字招牌。国有企业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地位突出、作用重要、不可替代。我们将按照《建议》部署,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希望包括成飞民机公司在内的国有企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未来发展规划制定好,围绕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综合实力,推动企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

【队伍建设】

宜宾市南溪区构建“三三式”教师培训培养体系。1)构建“三级联动式”培训模式。开展以“师助”为主的区级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智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专项教育等10余个专项的课程,培训600余名种子教师。开展以“互助”为主的片区培训,按照“以优带差、优势互补、共同成长”思路,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按四层五类划分为12个片区,每个片区每年遴选1所教育优势学校(园)为牵头单位,搭建校际、教师间交流互动平台,开展互助活动,引领片区内各学校(园)均衡发展。开展以“自助”为主的校本培训,实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八个一”工程,每年度完成一本教育教学课案设计、一万字读书笔记、一篇本学科或班主任管理论文、一节公开课、一个学科课题研究、一次专题讲座、一套本学科试题、一本本学科杂志订阅,在“自助”研修中夯实教师基本功,2019年以来,6100人次参加校本培训。2)实施“三层雁阵式”提升工程。实施“追赶雁”提升工程,开展合格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坛新秀竞选、教学大比武等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在切磋交流中明白标杆,找到差距,弥补短板。实施“中坚雁”壮大工程,遴选在教育教学上有建树的中青年教师,到名教师课堂跟岗研习,提升师德修养及业务能力,目前,900余名教师已成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实施是“领头雁”培育工程,成立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作室,开展校(园)长提升培训、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优秀党务工作者培训、名班主任培训、学科名师人选培训等700余人次,2019年以来,新评选出南溪名校(园)长10名、名班主任30名、名优教师60名。3)实行“三方参与式”考评。实施教师、学校、培训部门三方参与的培训成效考核模式,督促教师认真完成培训。开展教师自评,为每名教师定制校本培训、片区级培训和区级培训专项三个成长记录袋,记录教师培训等相关过程资料,不定期将教师成长记录袋通过专题会议在全区进行交流、展评和表扬,目前,2717余名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全区交流展示。进行校方考评,按区教育体育局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中心要求,由学校负责对参培教师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向培训部门提出考评意见建议,对考评不合格者,要求自费重新参加区级培训。由师训中心牵头,根据出勤打卡、集中培训、返岗实践、影子跟岗、作业完成等情况,对参训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考评不合格的,不予颁发结业证书、延期结业,并纳入教师档案管理。目前,16000余人次参加“三方参与式”考评,99.4%的培训学员顺利结业。(宜宾市教体局)

川北医学院以“四力”建设为抓手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1)要求辅导员在深入一线、深入学生中练脚力。督促辅导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学生宿舍、食堂、课堂中,把学生学习生活现状搞清楚、把学生的需求摸清楚、把学生存在的问题找清楚。要求每周至少到教室或实验室听课1次,至少深入学生宿舍1次,每学期至少开展家访1次;今年疫情期间,要求全体辅导员与所带学生通电话1次,有针对性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实现全覆盖。2)要求辅导员在洞察秋毫、见微知著中练眼力。指导和要求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每学期至少形成1份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和学情调研报告,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学习状况,并及时进行引导;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为他们量身定制以尊重个性发展、关注心灵世界、提升综合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化需求项目,做到因人施助、因人施教,着力培养具有独特人格品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在资助工作中,要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等“火眼金睛”手段,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3)要求辅导员在加强学习、解决问题中练脑力。要求辅导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论政策和法规制度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功底、提升素质能力。在进行充分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分类别有针对性开展辅导员校本培训,辅导员每年至少参加20个学时的校本培训,同时积极选送辅导员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培训。为检验学习效果,学校除开展理论知识测试外,还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辅导员在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效。4)要求辅导员在教学反思、行动研究中练笔力。指导辅导员创新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总结新经验,提炼好做法,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育人实效。在易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辅导员说”“辅导员心语”等栏目,要求辅导员经常撰写网文、工作周志。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鼓励辅导员提交工作案例、工作论文,以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提高,形成学习—行动—发表的良性循环。(川北医学院)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念好“三字诀”加强大思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1)开源拓渠“选”,激发队伍活力。大力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采取线上招聘与赴重庆、成都、宜宾等地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引才工作。近两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次,引进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思政教师等50名。深化校地、校校、校园、校企合作,与川内12个市州40余个县区(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思政名师工作室2个,柔性引进兼职教授5人。通过党委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从内江市水务局、内江市网信中心、隆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考调党务管理人才5人,不断壮大学校大思政干部人才队伍力量。2)多措并举“育”,提高队伍能力。以夯实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为着力点,依托学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等,定期开展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实践研修。结合“学习强国”APP、学习公社APP等,组织线上思政管理队伍培训班3期;举办暑期专题干训班5期,先后邀请6名省、市专家教授现场辅导,着力提升干部人才队伍理论素养。把思政干部人才队伍培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优先选派骨干教师、优秀干部人才参加脱产进修和外训。近年来,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33期,送培北师大能力提升班、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班等200余人次。实施“人才青蓝工程”,采取“1+N”方式,选拔30余名优秀青年思政骨干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年轻教师结对100余对,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培养目标、阶段成果等内容,定期开展教学沙龙、学术交流、擂台比武等帮带活动,积极培育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学团队,力促思政教师快速成长。3)健全机制“管”,增强队伍动力。成立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系部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出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方案》《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等,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建立转岗兼职工作机制,制定校内教师、管理人员转岗办法和兼职思政课教师遴选办法,建立具有思政相关学科背景或工作经历的师资库,综合政治表现、师德状况、业务能力等方面,选聘相关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党政管理干部人才、辅导员进入思政教师专兼职队伍中,目前,选聘兼职教师25人。建立管理考核机制,将思政课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设定总学分8分,定期开展“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集体备课。根据学校绩效分配方案,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高于教师平均绩效10%,并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20元标准设立网络思政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配齐硬件设备和图书资料。健全退出机制,并将教师、干部人才参与思政建设、教育改革等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资助】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把握“四个度”强化资助育人。1)资助育人有温度。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大走访,校领导带头深入山区建档立卡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征求家长对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意见建议。学校党政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学生公寓,为学生送上资助物品,勉励同学们以优异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校院两级工作人员持续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深入重点贫困地区开展贫困生家访工作,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精准摸排学生情况,调研学生相应需求,及时传送学校关心关爱,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覆盖面和时效性。2)资助育人有精度。依托各种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开展学生消费情况调研分析,通过消费数据分析、谈心谈话、家访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流程,不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针对新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生、特困生等特殊群体,不断加大隐性核查及监督力度,及时优化调整、动态更新相应信息,严把学生资助基础数据关,确保基础数据准确翔实,实现管理科学有规范、精准识别无差错、隐性资助有依据、额度确定有标准、精准资助有目标、资金发放有速度。3)资助育人有力度。在夯实保障型资助的同时,积极提升资助力度,不断扩大资助覆盖面。2019年,合计资助学生超过2.6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4462.85万元;疫情发生以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累计发放国家助学金、网络流量补贴、滞留异地学生补贴、疫区学生补贴、发展性项目立项费、特殊困难补贴等各项资助资金1577.47万元,覆盖学生4200人,实现应助尽助,切实保障相应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4)资助育人有深度。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和时代特点的资助方式和项目,让学生更有尊严的获得资助,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紧密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以勤工助学和发展性资助为抓手,强力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式发展。积极搭建各类助学平台,全面开展岗前培训,不断提升受助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个人工作能力。2019年,全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近400个,累计用工721人次,发放勤工助学金95.7万元。充分发挥发展性资助项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9年全校大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立项315项、结项179项,拨付资助经费43.65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启动疫情防控发展性资助专项项目申评工作,立项114项,拨付立项经费20.4万元,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防疫抗疫,尽力降低疫情对其基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不断将资助育人工作引向深入,切实助推脱贫攻坚。(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甘孜州健全非义教资助政策圆贫困家庭学生大学梦。设立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对当年升入高校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大学新生给予资助,帮助他们实现上大学梦想。1)助学帮困明对象。加强部门协同,重点把建档立卡、孤残、因重大疾病或重大自然灾害致贫等特殊困难家庭大学新生作为“困中之困”,明确为非义教资助对象。自2016年以来,全州已有4611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获得非义教资助。2)规范程序严把关。按照学生申请——县级初审、公示——州级复审、部门比对、公示——发放资金程序,严格审核把好关,确保不错评、不漏评、不重复享受,认定精准。3)及时发放以纾困。完善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发放方式,简化中间流程,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自2016年以来,已为4611名贫困学生发放非义教资助金1136.75万元,其中2020年落实资助金226.15万元,帮助1036名贫困大学新生圆大学梦。(甘孜州教体局)

【近视防控】

广安市健全制度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1)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健全防控工作机制。用好用活广播、微信公众号、家长工作群等常态化开展近视防控宣传引导。组织各地各校印发宣传资料,开展“爱眼护眼”签名活动,制作爱眼护眼宣传栏或宣传海报、开展爱眼护眼的主题班(团、队)会等,确保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全覆盖。明确全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目标要求和阶段性任务,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积极开展“队伍建设”“普查监测”“两项达标”等八大行动,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2)实施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增强近视防控力量。推动建立市、县、校三级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体系,督促各地各校认真落实每学期视力普查监测制度,加强学校与医疗机构的协调配合,指导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对0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筛查有关工作,筛查率达91%。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培训,动态开展青少年视力普查检测,建立学生健康电子档案,全市学生视力动态监测实现全覆盖。实施“卫生健康副校长”制度,全市聘任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779名为学校卫生健康副校长(副园长),定期到校开展专业指导,开展护眼讲座、视力检测等活动。3)抓好学生电子产品监管,丰富体育文化生活。印发加强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监管工作的意见,组织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完善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管理制度,强化“疏堵结合”的管理办法,抓住电子产品使用管理各个关键环节,强化家校共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自我管控能力,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组织各校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小手牵大手”和爱眼知识卫生讲座及图片展、预防近视手抄报征集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看不见的世界”情景体验,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鼓励和倡导学生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落实每天校内锻炼不少于1小时,坚决保障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引导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爱眼习惯。(广安市教体局)

巴中市平昌县多措并举构筑学生近视防控网。1)目标责任“明”。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学校主体的近视综合防治干预模式,成立近视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印发《平昌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健全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压实责任分工,细化防控举措,形成工作合力。2)宣传教育广围绕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主题,全方位多形式开展预防近视宣传教育,发放《彩新界,我们共期盼》倡议书13万余份,制作“‘浴阳光,快乐成长教育专栏180余块,开展珍爱眼睛,保护视力主题班会1500余节,聘请88名卫生副校长进校举办爱眼用眼护眼专题讲座120余场次,学生预防近视意识全面提升。3)家校互动发放《你我同行,彩一生》致家长的一封信,号召全体家长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视觉健康。利用家长会、家委会对家长进行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培训,教育家长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营养摄入。鼓励开展家庭零手机日、亲子同唱《爱眼歌》等活动,督促学生科学使用电子产品。4)综合干预针对疫情以来学生在线学习可能对视力健康产生的影响,联合县卫健局对全县12.1万名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摸底,做到一人一档,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干预和群体防控。完善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督促各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2次眼保健操及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落实落地。(巴中市教体局)

【心理健康教育】

成都市“四个结合”筑牢后疫情时期学生心理防疫战线。1)全面摸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摸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对3个区(县)18所学校共计7514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心理危机集中高发的年龄阶段为12-14岁,主要成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学业负担、家庭环境等。以调研结论为基础,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和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查师生返校复课后的情绪状况及心理需求。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的首位作用,及时发现并配合家长做好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学生的干预行动。2)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扩大心理服务覆盖范围。以心理班会课为载体,结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保健操、小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加强入学适应性调节、考前减压等活动。依托学校心理辅导室,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ABC三级心理辅导员培训为依托,开展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校教职员工的知识和简单操作技能培训5700人次,帮助教职员工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联合四川新闻频率开设公益栏目“听我说”,邀请家长、心理学专家、市民代表走进校园,引导青少年倾诉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和困扰,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3)线上咨询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提升心理服务育人实效。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推送《心理关护指南》以及心理健康微课,市民阅读量超20万人次。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热线“962028”节假日无休,从今年春季开学复课至今,接听有效咨询电话520余通,62%的咨询问题得到有效解答,8%的咨询问题建议转介医疗机构处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赛课、心理剧评选等方式,开发优质心理健康课程。结合2020年“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以生命教育健康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关怀进校园等线下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4)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相结合,构建心理健康长效机制。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推进设立心理健康长江学者成都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服务教育决策、师资培训等工作,为心理健康行政决策和顶层设计服务。严格落实课时,确保每两周开展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让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联合卫健部门共建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打通心理健康绿色转介通道,保障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能第一时间得到市、区两级心理健康中心专业诊断和治疗。制定实施《成都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指导意见》,健全心理危机报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强化危机管控。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和完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绘制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做到心理困扰早预防、早发现、早应对。以班主任为重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体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推动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全员培训。(成都市教育局)

【简讯】

115-6日,我省举办202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项目单位工作研讨会。(基教处、技装中心)

117日,我省书法水平测试开考,今年我省首次开考高段789级测试。(省考试院)

11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党建思政专项工作推进会召开。(党建工作处、宣思统战处)

1111日,教育厅召开高校就业工作座谈会,谋划我省2021年和“十四五”期间高校就业工作,听取来自成都片区25所高校意见建议。(高校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

1111日,2020年四川省暨成都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在成都社区大学举行。(社会与民办教育处)

1111日,教育厅与阿里钉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教师培训、平台应用、数字校园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教育信息化处、四川教育报刊社)

119日至13日,省政府督导委员会分组对内江、乐山、南充、宜宾、雅安、广安、巴中7个市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实地督查。(督导审计处)

1113-14日,四川省第六届教研室主任论坛暨基础教育监测评估年度成果发布会与高品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线上线下学术研讨会在达州市举行。(省教科院)

1114日,教育厅“党性修养、能力素质”专题提升培训(第三期)在浙江大学开班。(机关党办)

▲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高峰论坛举行。(省教科院)▲近日,四川省第十五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发布展示交流会在南充举行。(电教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