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2020年第14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5-15 10:2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重要工作

教育厅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省两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书记彭清华到厅调研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开学复课

西华大学“四细化四加强”做好开学复课准备

西南财经大学“14+2+14”模式确保学生安全返校

【党建工作

西南民族大学围绕重点扎实开展疫情期间网上组织生活

【教育扶贫】

四川大学统筹推进抗疫扶贫助力定点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元市朝天区“五项行动”开启教育扶贫“夏季攻势”

高等教育】

川渝携手成立高校联盟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我省高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推动学习革命

职业教育】

达州市多措并举全力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简讯


【重要工作】

513日,教育厅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省两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书记彭清华到厅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毫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全省两会凝聚的共识和彭清华书记到厅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付诸实际行动,为开创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新局面积极贡献教育力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光华主持会议并再次组织学习彭清华书记到教育厅调研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国贵传达全省两会精神。

会议从十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深刻阐述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具体谋划了教育发展的新突破新作为新气象。

把握“大教育”与“小作为”的辩证关系。我省教育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型,踏上了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新征程。但放在全球“强教育”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全国“大教育”恢宏历程的坐标上看,我们只迈出了教育鼎兴新长征路的第一步。特别是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形势判断,与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我们自我革新、破茧鼎兴,对教育规律有更客观的认知,对宏观大势有更准确的判断,对问题矛盾有更清醒的认识,对风险隐患有更充分的准备,对目标任务有更深刻的把握,对争先进位有更务实的举措。

把握“强定力”与“坚决改”的辩证关系。教育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摆在首位、坚决捍卫;最根本的初心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最根本的任务要求是“立德树人、有教无类”,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方向、把握原则;最根本的育人方式是“五育并举、三全育人”,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统筹谋划、创新方法。凡是不合事实、不合时宜、不合情理和与此相违背的做法要求,都要坚决纠正、限期整改。

把握“稳中进”与“勇争先”的辩证关系。教育是百年树人、静待花开的立国基业,既要按照经济规律规划布局学校,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最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所以急不得,要稳中求进、稳中要进、稳中能进。教育又累积了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说所有经济问题最终都会通过社会问题反映出来,所有社会问题的根子都在教育,所以慢不得,要拿出跳起来摸高、跑起来干事的精气神,抢抓基础教育“全面提质”的机遇、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强基计划”的机遇、社会教育规范管理的机遇,坚决扛起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把握“守正道”与“开新局”的辩证关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最根本的创新资源是“四有教师、卓越人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抓住关键、做好服务。鼎兴之路,最需要打开局面的干部,最缺少的也是能打开局面的干部。应对变局、突破困局,需要破局思维、开局能力。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拎着“乌纱帽”为群众干事,围绕构建全省教育工作总体格局,创造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厚植发展根基,注入发展动能。

把握“观大局”与“干本行”的辩证关系。教育最根本的位次权重是“围绕大局、提升格局”,需要在工作中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教育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特别是中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全省城乡区划调整改革和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6+4”现代服务业体系,迫切需要教育事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教育质量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相适应,学校布局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相协调,真正做到“围绕发展抓教育,抓好教育促发展”。

把握“一刀切”与“切一刀”的辩证关系。四川教育既有成都平原又有川西高原,既有盆周山区又有丘陵地区,既有大巴山区又有乌蒙地区,既有全国第二大藏区,又有全国最大彝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比其他任何省份都明显,区域经济呈现出“虹吸集聚”与“辐射扩散”并存的状况,教育发展呈现出“强者愈强”与“弱者更弱”并存的现象,政策制定、文件转发,既不能机械照抄照搬,也不能简单转发了事,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事求是办教育,提供差异化、多元化选择。

把握“回头看”与“向前走”的辩证关系。我们的干部经历一二十年的磨炼后,正值干事创业“黄金期”,如果把意志消沉美名曰“佛系人生”,把为官不为标榜为“淡泊名利”,把庸懒散浮美化为“与世无争”,把推诿圆滑开脱成“旷达超然”,那就是精神懈怠。越有追求的人越沉静简单,越没追求的人越浮躁不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懈怠”的危险离我们并不远,只有不畏其难不厌其烦,才能行稳致远;只有志存高远心胸开阔,才能熬过漫长的磨难到达胜利的彼岸;只有不甘平庸干劲十足,才能表现出比别人更加旺盛的精力。

把握“独行快”与“众行远”的辩证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提高公职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要求我们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要求,以新机构、新部门精彩亮相,以新气象、新风采整装出发。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既要平常心,又要英雄气,工作要较劲、制度要较真、岗位要较量,机关要和谐、关系要融洽、同事要和睦,事业一盘棋、奋力一根绳、干群一家亲,形成和谐共事、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把握“出成果”与“出人才”的辩证关系。建设教育强省,必先建强教育机关,一要出成果,二要出人才,在出成果中出人才。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要注重培养严肃认真、落实到位、与人为善的习惯,努力做到“出手必出彩,完成并完美”。要树立“形象意识”,当好“形象大使”,身在机关心系基层,自觉换位思考,主动转变作风。

把握“应急性”与“常态化”的辩证关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统筹推进开学复课和教育改革发展,检验着我们的政治素质,考验着我们的治理能力,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不松懈、不麻痹、不侥幸,全力以赴答好这场“100-1=0”的特殊考试,并统筹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刊社、办公室)

【开学复课】

西华大学“四细化四加强”做好开学复课准备。1)细化防控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根据学校实际,结合防控要求,把握开学复课后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的特点,编制防控指南,落实“七案七制三流程”要求,细化制定《返校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学生返校复学进入校门流程》《公寓工作流程》等12项工作流程,为各具体防控环节提供明确、规范的操作遵循,为开学复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2二是细化返校演练,加强应急管理。增设疫情监测、现场消杀、安全隔离、秩序维护和舆情稳控5个工作组,模拟学生返校进校园、进教室、进公寓寝室发热应急处置、错峰就餐、晨检、请假、离校等各类情况,先后举行2次由校领导全程指导的复学返校安全演练,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和流程开展,并对特殊情况进行及时处置,确保每个环节都演练到位。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逐一梳理问题,不断修订完善管控办法、细化工作流程,及时补上短板、解决薄弱环节,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细化物资储备,加强物资供应。按照“开学后14天防控物资够用”原则,以及全校区域(包括公共区域、教室、寝室、实验室、办公室等)每日消毒一次、师生每日测体温3次、校医院设立发热门诊等需要,精准制订防控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优先防控物资、设备采购,确保防控物资、设备按需到位。落实专人,优化物资储存、管理。动态精准掌控食堂食材,落实供应商随时补充物资,确保校园内生活物资保障不间断。新增生活物资销售点,调整已有物资供应点营业时间,满足师生员工生活物资采购需求。加强物资验收,确保物资安全。(4细化心理指导,加强心理防护。专题研讨开学复课后师生员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组织教职员工尤其是学工队伍人员深入学习由学校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中心教授牵头编制的四川首个《新型冠状病毒心理防护手册(大众版)》,切实增强心理疏导能力。安排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中心加大咨询工作力度,继续通过QQ线上即时咨询、邮箱互动咨询、微信公众号留言咨询3种渠道,做好远程心理援助服务,保障开学复刻后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西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14+2+14”模式确保学生安全返校。1吃透把准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并及时传达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大专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和《四川省高等院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第二版)》,对教职工、学生辅导员开展针对性专题培训,把工作要求传递给每一名师生员工。制定《学校学生返校开学工作实施流程》,明确13个方面55项任务,重点制定好“七案七制三流程”,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2落实落细关键环节。明确不返校学生名单,点对点掌握、一对一通知可返校学生。紧盯“14+2+14”三个关键时段,依托师生“每日健康”打卡系统,对所有师生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建档;在学生分批错峰返校的2天中,要求学生必须经过学校打卡系统生成健康码绿码、携带所在地国家健康绿码、进入校门时体温检测无异常和流行病学调查无异常方可进入校门;做好最后一批学生返校后14天的人员异常情况排查工作。管好五个关键区域,重点加强校门、宿舍、食堂、教室、生活保障场所的防控措施,不断细化防控流程,全面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抓好思想引领、人文关怀和安全稳定工作,坚决做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确保学生安全返校和返校安全。3)加强防疫物资保障。为每位学生配备装有14个口罩、体温计、消毒剂、防疫宣传手册的“防疫爱心包”,在宿舍园区和教学区设置专门的口罩垃圾箱。目前,学校各项防疫物资基本满足学校日常办公和教学需要。规范设置校门临时隔离观察点、校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和“发热门诊”。返校当日在校门口设置临时隔离观察点,用于临时处置进校时体温异常的学生;在校园内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在校医院设置“发热门诊”,门诊各项防护物资充沛。(西南财经大学)

【党建工作

西南民族大学围绕重点扎实开展疫情期间网上组织生活。1)以情防控为主题,扎实开展“云”上组织生活。明确每月组织生活主题,按时下发组织生活安排。指导各党支部将“云”组织生活作为创新党的组织生活的一次生动实践,取得显著实效。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借助新媒体网络“连线”,开展“战‘疫’当前,做新时代硬核共产党员”“我是党员,我承诺”“抗疫青年说”“抗疫路上,立德树人不止步”等主题党日活动300余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工作和学习按下“快进键”,让党员启动“加速跑”。(2)以支部党员为主角,扎实开展“云”上分享交流。精心设计活动环节,赋予主题党日“沉浸式”体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让主题党日成为锤炼党员党性的熔炉。党员教师就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平台使用、课堂互动、课后辅导以及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学能力等展开交流讨论,分享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坚持立德树人使命担当,贯彻落实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做好“在线教与学”的服务者与支持者的工作体会与感想。引导各族党员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志愿服务,助力家乡抗疫工作。“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30余名医务工作者子女开展“手拉手”志愿活动。组织师生党员通过云端平台讲述各自在坚守本职岗位、兢兢业业、投身抗“疫”一线、参与志愿服务中的生动实践与真切感受,展示甘于奉献、勇于付出的党员风采。3)以线上平台为主场,扎实开展“云”上互动。积极搭建“云”上平台,保障集体学习、交纳党费、政治生日等环节“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开展线上读书会、“战疫进行时,青年党员有画说”主题党日活动和校园新媒体文案排版大赛等。截至目前,师生共创作出98件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形式涵盖MV宣传片、原创歌曲、油画、版画、插画、漫画、书法、雕塑、宣传海报,充分展现各族师生党员共同抗击疫情的责任感和行动力,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夺取疫情防控最终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西南民族大学)

【教育扶贫】

四川大学统筹推进抗疫扶贫助力定点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1)思想认识不放松。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召开党委常委会、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会等5次,甘洛、岳池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3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制定2020年度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帮扶项目清单,抓好统筹谋划。总结扶贫经验,逐渐把定点扶贫工作重心从“脱贫摘帽”向“巩固提升”转变,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进一步要求全体校领导现场督战,承担入户帮扶任务的14个学院每两个月与贫困户进行交流,疫情防控期间,分管校领导带队分赴甘洛、岳池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进一步强化党旗引领,疫情发生以来,组织71人次党员干部率先深入一线,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贡献力量,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飘扬。(2资源投入不减少。积极支援疫情防控,主动了解和指导甘洛、岳池疫情防控工作,向两县捐赠口罩、防护服、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加大资源投入,与甘洛县签订2020年校地帮扶协议,直接投入资金300万,并积极汇聚校友等社会力量投入更多扶贫资源。强化教育帮扶,根据疫情形势,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网络培训模式为主的方式,培训帮扶县党政干部、教师、农技人员、医护人员等900余人。突出科技智力帮扶,派出专家团队,协助甘洛、岳池做好县域十四五规划;积极与省应急厅沟通协调,设立专项课题,帮助甘洛县加快建设河流综合治理防灾减灾预警平台,提高防灾预警能力。发挥华西医学资源优势,持续实施一批医疗帮扶项目;针对凉山彝区艾滋病提供防控和治疗方案。继续实施“1+N”人才帮扶计划,根据实际需求,新选派5名专业干部到甘洛县级机关及乡镇村挂职。3)壮大产业不停步。捐赠价值2.4万元的水稻种苗等急需农资,助力岳池县石板坡村恢复春耕生产。升级农业产业,在甘洛县格布村推进乌金猪养殖场建设,预计年底出栏量4000头;向村集体捐赠100余万元,实施稻菇轮作试验项目面积30亩、椿芽种植25亩,建设蔬菜气雾大棚8亩,规划万寿菊种植,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协调企业到甘洛实地考察,促成甘洛县政府代表团到彭山考察企业工业园区,帮助引进知名企业落地甘洛,提供技术、销售等支持,“校—企—地”三方携手助推甘洛产业发展壮大。应对疫情影响,将消费扶贫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利用“e帮扶”平台、“832”平台、实体店销售等载体,拓宽帮扶县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遴选55名学生成立志愿服务队,参与“e帮扶”平台志愿服务,协助开展产品设计、培训指导、数据分析、活动策划、宣传推广,推动产品销售。疫情期间,策划甘洛、岳池40余种农特产品进行专场销售,实现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价值208万元。(四川大学)

广元市朝天区“五项行动”开启教育扶贫“夏季攻势”。1)控辍保学兑现“一个不少”。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五长责任制”,突出“两线”,分类施策,抓入学、控辍学。要求各学校依托“控辍保学工作台账管理平台”,对失学辍学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监测,建立月报制度,及时掌握辍学失学动态;建立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督促劝返工作;因人施策,耐心细致做好有辍学倾向学生的感化、转化工作;对因残、因病暂时无法上学的学生,坚持“送教上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一个不少”。2)精准资助确保“一个不漏”。全覆盖、精准化建立完善资助体系。通过朝天门户网、《朝天教科》电视栏目、《朝天教科之窗》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各类资助政策,让学生及家长“应知尽知”。利用“建档立卡困难学生数据信息库”精准核查,定期入户调查,摸清各学段贫困学生就读信息、受助情况,确保资助“精确精准”。截至目前,学前教育免保教费1515440元,累计资助2519人次;义务教育生活补助发放6761312元,累计资助12346人次;普高免学费1064540元,累计资助3131人次;普高助学金发放8900790元,累计资助3151人次;教育救助资金发放4650970元,累计资助4921人次。(3特殊关爱做到“一生一案”。建立建档立卡学生“123”帮扶制度,每个学校对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落实一名教师结对帮扶;教师每月对帮扶学生进行2次心理疏导;教师每学年对帮扶学生进行3次家访。持续深化“一生一袋、袋随人走、跟踪帮扶、全程记录”接力式结对帮扶行动。疫情期间,重点关注困难家庭子女、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实行代理家长制,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做代理家长,做到“一知晓、二沟通、三多做”,知晓特殊学生所有情况,定期与特殊学生父母、托管人联系沟通,多谈心谈话、多关注心理健康、多开展线上辅导;对生活特别困难学生,坚持“一人一策”做好关心关爱工作。截至目前,已对2000余人次开展关爱活动,所有特殊学生都得到关心、帮助和引导。(3全面改薄推进“一校一品”。坚持软硬同步优化办学环境。2019年完成“全面改薄”项目27个,改造教师周转房15套。目前,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中子实验学校足球场,宣河、临溪等4所小学风貌改造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5所学校教师周转房、教学综合楼项目加快推进。坚持文化立校,推进“一校一品”,打造出鱼洞小学“善水”文化、文安小学“田园”文化、花石小学“砺石文化”等。5)扶贫协作助力“一个不落”。巩固“国机+朝天”教育扶贫模式,继续实施国机教育扶贫奖励基金、免费师资培训、免费职业教育、免费创业培训、小规模学校打造“五大计划”。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继续实施“路桥+朝天”的思想理念支持、人才支持、职教扶贫、学校结队帮扶、爱心助学“六大计划”。两地24所学校共签党建协议,探索构建跨区域“四同”教学模式,推进AI“同步教学”,深化与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职业教育合作。(广元市教育局)

【高等教育】

川渝携手成立高校联盟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川内高校和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8所重庆高校。1)联合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联合基地,协调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推进联盟成员学校之间学生跨校交流与培养,探索推动学分互换认定机制。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共建线上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联合开展教改研究与教材建设。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2)联合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师共引共享、互聘互用,建立顶尖人才及名师专家交流与挂职机制,促进跨校授课、跨校指导学生等。共同召开双城经济圈高校引才大会,构建人才引培共同体,开展教师联合招聘与培训工作。推动联盟成员学校之间管理干部的交流,选派优秀管理干部相互挂职锻炼,促进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3三是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共同实施巴蜀文化振兴工程,建设成渝跨区域高校联合实验室,整合吸引科技资源特别是科技人才,打造双城经济圈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相互开放联盟成员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科研平台。联合参与西部科学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建。建立科研交流与合作、联合科技攻关机制,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4联合建设一流学科。建立学科专业建设协调机制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协调机制,推进联盟成员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互补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科专业发展的优势特色。提高学科建设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联盟成员学校学科之间的合作,探索建立学科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补弱增强。依托联盟成员学校学科优势,建设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学院等,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建设。5)联合服务社会发展。聚焦双城经济圈和国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主题,联合建立多学科组成的高端智库和开放式研究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提高资政服务能力。围绕双城经济圈和国家改革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同组建产学研联合体,联合开展核心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6

联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双城经济圈打造内陆开放战略新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推动联盟及成员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联盟及高校建立盟际合作、校际合作交流平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定期举办“西部国际教育与科技论坛”,打造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合作交流的国际品牌。(高教处、办公室)

●我省高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推动学习革命。为破解疫情对教育教学的不利影响,春季学期以来,我省各高校根据疫情防控部署安排,坚持“一校一策”“一校多策”原则,整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慕课教学、混合式教学、直播录播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在线教学组织管理,持续推进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截至目前,全省51所普通本科高校、80所高职院校全部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普通本科高校累计开设在线教学课程40186门,占春季学期计划开课数的84%;在线教学教师43088人,占专任教师数的78%;在线学习学生88万余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3%高职院校累计开设在线教学课程29160门,占春季学期计划开课数的76%;在线教学教师1482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72%;在线学习学生43万余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除部分实践、实验类课程,毕业实习期学生,基本实现课程应开尽开,学生在线学习平均满意率超90%。在线教学规模大、范围广、程度深,切实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形成了新的教育形态。下一步,各高校将紧紧围绕开学复课,调整教学方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衔接,同时,认真总结在线教学经验,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持续深化“学习革命”,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整体水平。(高教处、职教处)

职业教育】

达州市多措并举全力打造职业教育高地。1转换人力资源。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助推高质量就业、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每年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3万余人,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91%97%以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100%,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2)优化办学布局。按照“大整合、大集中、大提升”工作思路,构建“1+5”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中心城区高起点建设西南职教园区,5个县(市、区)各建设1个县级职教中心。目前,已将15所职业院校整合为5所,西南职教园区入驻职业院校3所。3)调整专业结构。坚持产教融合,对接全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6+3”重点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全市新开设专业46个、淘汰落后专业59个、停办专业点28个,与3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二三产业专业学生人数比例调整为15.5:24.8:59.74)提升办学层次。充分发挥西南职教园区聚集效应,通过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办学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围绕中药材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优势,成功创办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达州技师学院,实现招生1.5万余人。坚持规划引领,积极筹建达州航空职业学院和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全市高职在校学生即将突破3万人。(达州市教育局)

【简讯】

58-9日,厅办、基教处、民族教育处、机关党办、技装中心支部(总支)会同四川师范大学、西昌学院种养殖、研学专家,深入雷波县大杉坪村调研,研究落实2020年帮扶措施。(技装中心)

59日,四川省新时代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计划座谈会在省教科院召开,会议围绕培训目标、方式、机制、保障措施等内容展开讨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昌宏参加并主持会议。(省教科院)

▲近日,首批中国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爱课程”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相继发布,正式面向全球推出。两个平台首批上线302门高校课程,其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所普通本科高校35门课程入选,占比11.6%。(高教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王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