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59期)眉山市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09-06 17:2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眉山市着眼学校集团化办学,推动管理体制由“单一学校管理”向“集团化管理”转变,提增城乡教育治理效能,实现集团内义务教育学校机制互联互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统筹推进,导向共享

强化政策支持,制发《眉山市基础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遴选市域内优质小学7所、初中5所,组建校对校结对帮扶共同体12个,主导全市集团化办学改革。带动县级夯基,由各区分别制定了县域内办学共同体实施方案,成立义教共同体13个,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100%覆盖,为集团化办学打下坚实组织基础。强化经费投入,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集团内薄弱学校教学设备配置、学校维修、功能用房等硬件改造,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有效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对集团化办学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考核靠前的学校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考评奖励,先后奖励学校40所,校长和教师151人,共计180万元,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督导考核,建立集团化办学专项考核方案,明确了集团内“牵头学校”和“成员学校”职能职责,逐项拟订考核细则,涵盖工作机制、师资共用、资源共享等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总分100分,对集团化办学推进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对学校、校长目标考核的依据之一,集团内只要有一所学校考核不合格,其他成员校当年考核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有效的凝聚了集团各学校共识,形成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二、区域联动,力促共融

结合各区县地理地貌、幅员面积、人口数量差异较大特征,侧重不同方面开展集团化办学探索,更好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分区域侧重模式,丹棱县根据学校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方位、发展优势与比较差异、地理位置与硬件水平、社会环境与供需关系等要素,构建新老、强弱、大小等3种整合模式,构建了“紧密型”“松散型”“混合型”多元化的集团联动模式,形成集团化办学的区域整体推进、多元共治机制;青神县深化“1+X”办学模式,发挥优质学校在师资、课程、管理方面的优势,成立学科工作室7个,全年开展集中研讨30余次,互派教师交流119人次。分区域侧重内容,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资源总体较少,东坡区在组建课题研究项目时,采用将部分子课题项目交由农村成员学校研究,开展集体研究课题80余项;推进德育共育,彭山区将城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经典诵读、党史我来讲等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文化教育与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同安排、同部署、同组织。截止目前,联合开展活动16次,参与学生达5000人次。分区域侧重举措,以学校布局调整为载体,仁寿县大力实施学区化管理,共建立8个学区,推动城乡学校互助、学区示范校与薄弱校联盟,分区域有针对性开展校级间听评课、教学研讨、诊断帮扶等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义务教育新格局;为破解乡村教师动力不足的问题,洪雅县采取统一职称评聘方式,大胆打破只能在本单位竞聘中高级职称的限制,将学区内富余的中高级指标,集中统一放在学区的“盘子”里,让每位教师都可以跨校到有空余指标的学校去竞聘,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多方受益,实现共赢

推动集团内学校学生互结对、互评价,优化共研校本课程,共同培育、分类指导,集团内整体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从学业质量、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强化数据监测来看,农村学校的优生率、平均分、合格率提高了6%,农村初中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增加了500余人;从艺体活动的效果来看,农村学校学生参加各级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农村学生获得市级以上赛事奖项达20项,占比30%,促进城乡学校五育并举的落实。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全年选派农村教师500余人,为农村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研讨、研修学习活动50余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集团化办学后,集团内统一预算,扭转过去“撒胡椒面”式资金使用,全年完成农村学校改造工程8项,集中使用资金210万元。各教育集团立足乡村成员校地域文化特点,积极推进乡村成员校特色发展。先后有25所学校获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等称号,2021年,在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8所农村学校获奖。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实现学生共成长、教师共提升、学校共发展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