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58期)川北医学院善用“大思政课”推动铸魂育人实现“三大转变”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1-09-06 17:20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川北医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壮大育人主体,丰富育人元素,善用“大思政课”推动铸魂育人实现“三大转变”。

一、完善育人机制,实现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教务、学工、后勤、保卫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教学管理部门、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三位一体”育人联动工作模式;加强医教协同,进一步完善贯穿全程院校联动的医学生德育教育机制;整合力量,利用精神卫生学院专家资源和先进设施,协同学工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育人专业化。出台《川北医学院关于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实施细则(试行)》《川北医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为推进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设立专兼职辅导员工作岗位津贴和值班补贴、学生社团活动专项经费。要求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在职称评审中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目标考核,重点考察辅导员日常投入力度、学生满意程度和工作实绩效度,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察对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科学设计具有操作性的、发展性的学生奖学金等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二、壮大育人主体,实现从“独角戏”向“合奏曲”转变

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好“思政第一课”和“开学第一课”,帮助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聘请50名援鄂医疗队成员担任新生年级班主任,组成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讲述他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感人故事;全体专业教师充分挖掘和运用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在每一堂理论教学、每一个病案讨论、每一次教学查房,每一次临床实践之中;实施“银龄育人计划”,退休专家纷纷重上讲堂,讲述他们与川北医共奋进,同奋斗故事;坚持以党建带团建,100名教师党员主动走进100个团支部,指导青年团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课教学等活动。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育人共同体”,调整思政教育场域,设立川北医学院网络思政大讲堂,邀请学校海内外优秀校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悟和收获,每场参与观看均超1万人次;邀请地方党政干部和学生交流,讲解健康中国、健康四川、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的背景及进展,推进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注重树立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通过朋辈群体的引领对学生施以正面、积极的影响,提升协同育人亲和力。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登台讲授思政课;组织青马班学员、国奖候选人组成宣讲小分队,深入教室、寝室、食堂开展党史宣讲;组织近1400名同学组成的55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深入贵州、重庆及四川等20个市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国家资助政策宣讲。

三、丰富育人元素,实现从“书面化”向“实践化”转变

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活动,组织学生到朱德、邓小平、罗瑞卿、张澜故居,夹金山、大巴山、“两弹一星”和张思德干部学院、苍溪红军渡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围绕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邀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模范人物进课堂,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经历讲好思政大课。把抗疫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百米弘扬抗疫精神手绘墙;重新改造校史馆,在校史馆内设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专篇,用学院抗疫斗争实践“鲜活教材”讲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举办“全球抗疫中的中国担当”形势政策报告会,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彰显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带领学生从“课内教”向“课外延”,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川东北地区高校防艾志愿服务工作者骨干人员培训班,300余名志愿者到校参加培训,学校逐步推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防艾工作联盟;结合专业特点,召集580人组成抗疫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医疗救护、科普宣传、服务保障、物资生产等志愿服务工作,累积服务时长4万余小时,服务人数10万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