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98期)眉山市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2-01-04 09:20 来源:办公室 分享:

眉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全面的育人体系、多元的评价方式、完善的条件保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体系建设为重点,培育全面发展人才

以德培根,探索实践“媒体+德育”跨界服务,联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开通线上《中小学德育学堂》,将时事政治融入德育课,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覆盖全市420所中小学、30.7万师生,形成“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智固本,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点拨释疑—建构体系—分层练习”的教学范式。常态化开展教学大比武,搭建校内评比—县级赛课—市级晒课平台,组织名优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与赛课450节,获评部级优课5节、省级优课57节。以体强身,出台《眉山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开齐开足体育课,根据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因材施教,科学安排健康教育、运动技能学习,运动负荷,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在以足球为主的“三大球三小球”基础上,开发橄榄球、武术等特色项目校本课程9个,实现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多元发展。以美化人,实施“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课程。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竹编陶艺、剪纸泥塑、唢呐腰鼓、莲萧民谣等地方特色美育课程110节,丰富和拓展美育文化新内涵。以劳夯基,制定《眉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常态化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建设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12个,设置农事劳作区、竹编艺术坊等劳动教育场所(馆)50余个,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集中开展为期4-5天的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参与学生10万余人次。编写《劳动》《陶艺》《竹编》《水土保持》《气象》等校本教材5套,形成了20余类100余项实践课程。

二、以评价改革为抓手,彰显多元育人特色

监测评价引导普及投入360余万元,开发眉山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依托全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和体质健康监测等3个系统,对7.8万余名初中学生开展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五育水平,学生体质健康率、艺术测评合格率逐年上升;对诊断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发展、育人模式、管理制度等五大类345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赛事评价引导提升优化市、县(区)、校三级中小学五育赛事体系,清单式列举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节展演、师生书画大赛等市级举办的各类赛事活动18项,提前拟订比赛计划、日程安排,倒逼县(区)级、校级赛事活动开展,2021年,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节展演、师生书画大赛师生达1.5万人次,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效果。专项评价引导特色盯准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篮球)特色示范学校、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等特色示范学校建设,统筹推进全市德育、体育、美育类特色示范学校创建评选工作,逐步形成全体参与、示范引领、特色驱动的体系,助推学校特色发展。获评全国文明校园1所、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3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16所。

三、以条件保障为基础,支撑五育内涵发展

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开展明察暗访,重点对未开齐课时、阴阳课表问题进行督查,下发问题督整改单15件;紧抓“双减”契机,全面升级课后服务水平,重点围绕五育并举,实施素质教育,开发武术、戏剧、科普、实践体验、机器人设计等社团活动750项,丰富学生在校学习内容。开展专题调研,摸清学校音体美教师缺口数量,及时足额补充相关学科教师,2020年招录音、体、美教师87人,其中超过60%补充到乡村学校。每年列支素质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保障比赛、活动、培训的正常开展,各区县均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投入3600万元,开展对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等教育设施建设,配齐配足各科仪器、器材和各类教学设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文帝